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描写破山寺禅院花木茂盛,环境幽雅清静的两句诗是:(2分)
2.诗中的后两句,先说“万籁此都寂”,又说“但余钟磬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4分)
(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
(3)意暇甚( ) (4)一狼洞其中( )
2.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
(3分)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⑵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
告诉“人”什么呢?(3分)
我认为: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词的意思。(5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
(2)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5)其一犬坐于前 (《狼》)
古诗文默写(10分)
1.请根据课文,默写上下句:(八句中任选六句,多选按前六句给分)(6分)
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③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④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⑤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王安石《伤仲永》)
⑥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⑦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⑧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理解性默写(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多选按前二题给分)(4分
)
①《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
②《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的两句是:
, 。
③《孙权劝学》中体现鲁肃对吕蒙才能大增的赞叹的语句是: ,
。
仿写补写: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名著阅读:《童年》(6分)
1.父亲对阿列克谢的的亲热的称呼是( )。(3分)
A 万里娅 B 大葱头 C 米哈伊尔
2.请结合一两个情节分析下列人物形象中的任意一位的性格特点:(3分)
①阿廖沙:
②外祖母:
③外祖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