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赵锁仙的《伯乐就是你自己》一文,完成小题。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

阅读赵锁仙的《伯乐就是你自己》一文,完成小题。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去做自己的伯乐吧!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并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才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可以说,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战国时赵国的毛遂地位卑微,却自信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键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自荐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正是因为人们钦佩他的自信和自荐。可以说,他也是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就应该像贾平凹和毛遂那样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做自己的伯乐。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就会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人们常常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常常羡慕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和争取。那么,让我们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发现自己、赏识自己,把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发扬光大,成就自己千里马的梦想。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                             

2.文章第②段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唤醒心中的巨人》中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3.某班晓强同学因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常常自卑消极,情绪低落,集体活动也不想参与。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1.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或伯乐就是你自己,或我们要发现自己、赏识自己,把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发扬光大)(3 分) 2.用作道理论据(1分),说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特殊的才能,从而证明“做自己的伯乐”是非常必要的(1分),增强了权威性和说服力(1分)。 3.示例:晓强同学,千万不要灰心!你一向很聪明,成绩不理想是暂时的,从现在开始,你要相信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长处,积极努力和争取,将自己的天赋和潜能都发挥出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你说对吗?(称呼1分,劝解内容2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法为:论证方法+表达效果。论证方法可以根据论证方法的类型来辨别,作用可以根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来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劝说,劝说时注意“称呼、劝解内容、语言简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黄岩岛》一文,完成小题。

①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中国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它东经120度以西,北纬20度以南,10度以北,正好夹在2条纬线的正中间。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②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泻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泻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③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 站在岛上环顾四周,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好像是个浅滩。但是如果从海里看,黄岩岛却是一座陡峭的高山。只要离开礁盘十公里,就是3000米的深海。

④与西沙南沙岛礁密集不同,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礁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⑤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阅读全文,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岩岛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分)

2.第③段中划线的“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比:替,为;洒:洗刷。③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④梃:棍棒。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寡人之(   )     ②愿比死者洒之(   )

③地百里(   )     ④以事其父兄(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以残年余力

C.必以分人

D.以光先帝余德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王 如 施 仁 政 于 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5.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说说这篇文章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思想?(2 分)

 

查看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收成。②处士:隐居不为官的人。③鳏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1.下列句中的“以”与“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域民不封疆之界

B.令辱之,激怒其众

C.不物喜,不以己悲

D.啮人,无御之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书未  发:__________  ②无岁     苟:__________

困穷  振:__________  ④何以齐国 王: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1分)

②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2分)

4.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赵威后具有怎样的思想?(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有良知,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了小人国是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及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B.鲁迅的《故乡》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自己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

旧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追求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C.著名学者季羡林在《成功》一文中以个人经历说道理,用谈话的方式,论述了成功的

三个必要条件,并指出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D.朱自清先生的《绿》通篇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运用烘托和衬托手法来突出梅雨潭

绿的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