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斑羚飞渡》片段,回答问题。(11分)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

阅读《斑羚飞渡》片段,回答问题。(11分)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①      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②     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给文中第2段①②两个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文中开头两个“没有”的作用是什么?(3分)

3.为什么“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3分)

4.文章结尾处“彩虹”的出现,它有什么作用?(3分)

 

1.① 既 ② 也 (2分) 2.强调它们秩序井然和在危境中的从容、镇定。 3.为了种群的生存,它们恪尽职守,心甘情愿为年轻斑羚开辟一条生存道路,表现了其献身精神。 4.结尾的彩虹具有象征意味。它的绚丽、灿烂象征自愿牺牲的斑羚们生命的灿烂、辉煌。把它放在末尾,具有点明中心、主旨的作用。 【解析】 1.观察语境,这是一个表并列关系的复句,联系上下文,既……也最为连贯。 2.反复使用“没有”,从修辞角度来讲,这是运用了反复,有强调作用,在这里强调羚羊秩序井然和在危境中的从容、镇定。 3.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这里能围绕“献身精神”回答即可。 4.分析词语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应学会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是点明中心、主旨的作用,象征自愿牺牲的斑羚们生命的灿烂、辉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社戏》片段,回答问题。(14分)

[甲]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甲文从哪些角度来描绘江南秀美的景色?并找出一处相关句子加以分析。(3分)

2.甲乙两段文字写景的作用相同,都是           ,但表达的心情不同,甲文是           ,乙文是         。 (3分)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4.乙文结尾写老渔父的喝彩,作用是什么? (2分)

5.“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句中“蹿”改为“游”好不好?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8分)

1.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5.《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6.“思乡”是诗歌中极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表达思乡的诗。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5分)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               》。

2.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                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B.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飘着朵朵白云。

C.张欣欣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德国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

D.《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