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             

②引喻失  义:             

罚臧否 陟 :             

④使人收拾船筏  收拾: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3.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2分)

4.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

5.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1分)

 

1.(2分)①恢弘:发扬光大  ②义:适宜、恰当 ③陟:奖赏 ④收拾:整理 2.(4分)①确实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②干大事一定要以百姓为根本。(意对即可) 3.(2分)担虑刘禅不能广开言路,不能采纳忠言;赏罚不严明;用人不公正。(答出两点即可) 4.(3分)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正因为刘备这种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仁政爱民赢得了臣民的信赖和拥戴,大家舍生忘死,衷心为君。(原文1分,原因2分)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分) 【解析】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开张、举大事”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3.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能从“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方面来组织答案即可。 4.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5.积累合理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①。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2分)

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2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2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6分)

1.周敦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节操。

2.《陋室铭》中写室内环境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曾有“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他的《渡荆门送别》中与之意境相反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愁”是古代诗人较常抒发的一种情感,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句。

7.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分)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2分)

①通过参加这次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让我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

②我们要树立“东营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去。

修改意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