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填空。(6分) 1.《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少有大志的语句是: ! 2.词人...

按要求填空。(6分)

1.《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少有大志的语句是:                                    

2.词人笔下的愁绪总是风姿别样,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 “                       ” 用夸张手法直接表达愁肠寸断的强烈相思之情;李清照更是语意新奇,她的“                                            ”化虚为实,生动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之多之重,简直无法排解。

3.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肠断白蘋洲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鸿鹄、蘋、洲、舴艋、赢”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今年的黄金周长假,中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从故宫远超历史记录的单日客流量18.2万,到“华山爆棚事件”,再到鼓浪屿的“沦陷”,明知人多,为何还要扎堆出行?“日渴求”的背后原因何在,假日景区爆棚将如何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记者对话旅游领yÙ的专家,以欺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yÙ                                改为              

 

查看答案

写作(共40分)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一个月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方面,记述进入中学后发生的一两件事情,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目写一篇作文,篇幅不少于600字。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       )         (2)乎众矣 (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何陋有水陆草木

B.西蜀子亭此中人语

C.濯清涟不妖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陶后有闻芳草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并与下文的    字前后呼应。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曾是中国革命稳固的大后方。临沂大地上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革命战争故事。如今,临沂人再也不需要战争,请你拟写一条反对战争宣传和平的标语来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1分)

2.请写出两句关于战争的古诗文名句,注明作者或出处。(2分) A、                              。(         )

B、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