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
|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
|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
|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
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
|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笔下的老头子是一名自信、自尊的抗日志士。 |
|
C.《蜡烛》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
|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复活》等。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提防 |
|
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泄气 |
|
C.不可名状独一无二丰功伟绩惊骇 |
|
D.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覆灭 |
①“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⑧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
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⑥“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⑦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1.“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2分)
2.第②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3分)
3.“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4.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3分)
5.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4分)
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4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 , 。
阅读下面一则通讯。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6日电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倒数第三天,在16日上午的谈判中,主办方丹麦没有取得各国谈判代表的同意,试图将自行拟定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对此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抗议,坚决反对主办方越俎代庖。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在大会上三次拍案而起,他对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直言:“这一举动将严重影响到哥本哈根大会的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等都对中方的表态予以支持。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我的概括:
2.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作为环保主义者的你,请为这次“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拟一条警示标语。(3分)
我拟写的标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