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仿写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

仿写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诗句的能力。仿写时,注意格式的基本一致即可。如: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      ,是失修的      ;是淤滩上的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查看答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      。这首诗以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鹰击于殿上(          )       ②长跪而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2)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查看答案

傅雷家书(11分)

1954年1月30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2分)

2.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2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3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4.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