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片段,回答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片段,回答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1.在第一节诗中,诗人排列的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第一节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写出了祖国怎样的历史面貌?

3.第二节诗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两句诗表达

了怎样的含义?

4.前两节诗都是写祖国的历史,侧重点有何不同?

5.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旬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

有的则没有下旬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①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1.诗人排列了下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这些事物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同时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这些意象,形象地展示了祖国饱经沧桑的苦难历史。 3.“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这两句诗是说:在精神上,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变成现实。 4.第一节诗从物质上写出祖国的贫穷和沧桑,重在写实;第二节诗从精神上写出人民的祈愿,重在写精神。 5.略 6.第三节诗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 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意对亦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围绕“苦难、生命力”来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围绕“祖国饱经沧桑的苦难历史”来概括祖国的历史面貌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围绕“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来理解诗句的含义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第一节侧重于“历史的沧桑”,第二节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5.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注意例句的格式即可。如:(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能力。围绕“由悲到喜”这个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围绕“每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感”来分析“我”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写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查看答案

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      ,是失修的      ;是淤滩上的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查看答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      。这首诗以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鹰击于殿上(          )       ②长跪而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2)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