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麽麽,你觉...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麽麽,你觉得玛利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麽麽?”

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亚麽麽,你说呢?”

索菲亚:“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利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亚(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亚(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麽麽。”

玛格丽塔(唱):玛利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起放声地笑了。

1.“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结合本段内的内容说一说,玛利亚“怪”在哪里?

2.概括说说,在众人眼里,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众修女的议论中,可以看出她们认为玛利亚是否适合做修女,为什么?

4.从描写的角度看,节选文字是对玛利亚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用节选中修女们的话说,玛利亚“怪” 在: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她上教堂不准时,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 2.在众人眼里,玛利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3.不适合。因为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是极不协调的。 4.侧面描写。这样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表现出来。活泼风趣的议论,又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索菲亚(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索菲亚(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等人的唱词来概括玛利亚“怪”。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分析出她是一个爱唱歌的人,“她上教堂不准时”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不首规矩的人,“玛利亚总叫我笑哈哈”分析出她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人,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因为修道院是一个安静、有着很严格要求的地方,而玛利亚则是一个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的人,她的这个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与要求极不协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描写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着重于玛丽亚的日常行为举止,由她们口中道出玛丽亚的种种表现,以及她们对她的看法、态度,从她们的眼中映现出玛丽亚的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 ,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     国剧作家      (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勇气闻于诸侯

B.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2.解释文中两个“于”的含义: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

3.以下三句是从原文横线处选出来的,它们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4.“王之蔽甚矣”的正确意思是( )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B.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D.大王您隐蔽得太深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此同时       

①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A.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B.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C.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D.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查看答案

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