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国风的《生命的品格》一文,完成题。(10分) 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阅读国风的《生命的品格》一文,完成题。(10分)

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③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侯,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④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一生下来的啼哭就预示着人生就要经历种种磨难。关键是要有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一个人从不计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不断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谓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1.请你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4分)

示例:《老人与海》——桑地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提高有限的生命质量(要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 2.通过比喻论证来论说道理。运用了比喻论证,将人生优越的物质条件比喻成“沿途的风景”,“ 路上的客店”,证明了人生短暂,不应贪图物质享受的论点,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尽战争的艰险,饱受病痛的折磨,凭借顽强的意志在病榻上写作,他成了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主要从“要懂得珍惜、要有悲悯情怀、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这三个角度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些,你的人生就会更有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运动的新发现》(节选),完成题。(10分)

①最近,瑞典大脑研究者在纽约向专业人士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进行了大量调查之后,他们发现运动与智力之间存在关联。研究者说:“运动尽管不能保证提高智力,但它可以改善大脑机能。”

②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运动可促使小白鼠的海马区生成神经细胞。大脑皮层的这片区域主要负责形成记忆。

③多年来,医生和大脑研究者都认为,人出生后便不能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1998年,科学家首次在人脑中发现了新生的神经细胞。这表明人脑的海马区始终有能力生成新神经细胞。两年后,又有科学家在试验中证实,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神经细胞。他们发现,人体干细胞与各种发育因子接触后都会生成神经细胞,而且这种反应在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接触后尤为明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由身体运动激活。

④研究小组称,与“老年”神经细胞相比,新生的神经细胞不仅特别活跃,而且适应能力强,因而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这种灵活性使脑细胞可以通过神经键彼此更有效地交流信息。研究者在实验中观察到,经常运动的老鼠比懒散的同类更“灵巧活泼”。研究者说:“运动可使发育因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促使神经新生。”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与认知能力。有朝一日,这些研究成果还可用于治疗痴呆或帕金森病等由神经衰退引发的疾病。                 (选自《柏林晨邮报》,有改动)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比较是一种说明方法,文中多处使用这种方法,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其中一处,并说说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育早已也列为中考的科目之一,有的家长认为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了学习。请根据文中的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此加以反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题。(16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⑤褫(chǐ):解除。

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才美不外见(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③日啖豆至数斗(      )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

2.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若无事然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

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一诗,完成题。(6分)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鸟”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鸟”的成语】请根据成语的意思,写出与“鸟”有关的成语。(2分)

①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了两个目的。                 成语:_____________

②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成语:_____________

2.【“鸟”的诗歌】古诗词中有不少与“鸟”有关的诗句,请探究下列诗句中“鸟”的

所蕴含的情感。(2分)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情感:______________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情感:______________

3.【“鸟”的启发】鸟,不仅是大自然的精灵,更给了人们在科学上、生活上的许多启发。请你从科学和生活上各举一例。(2分)

①科学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的辩论】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有人说,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至少写出两个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的感悟】通过“鸟”专题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你仿照示例,为自己喜爱的鸟写几句简短的话。(不要求句式一致,2分)

示例: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下西,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借室主人的交往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