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dàn dàn,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è的汗水里。有闲情益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梁衡《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秋波dàn dàn 苦sè
2.给划线字注音:浸在 旋律 。(2分)
3.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1分)
古诗词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 苏轼《题西林壁》)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绿树阴浓夏日长, 。(唐 高骈《山亭夏日》)
5.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6.《<论语>八则》里指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语》这一题目中“论”的意思是 。
7.《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其中“ , ”两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你最欣赏某处山水,或许是因为它的雄浑,或许是因为它的秀丽;你最欣赏某个人,或许是因为他的美德,或许是因为他的睿智;你最欣赏某篇诗文,或许是因为它的哲理,或许是因为它的优美……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会欣赏每一寸阳光、每一滴甘露。
请以“我最欣赏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完成题。(13分)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应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拉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⑾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1)
(2)
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3.联系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4.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中的划线句子。(3分)
5.请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至少三点)(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⑤褫(chǐ):解除。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
①故常奇之( ) ②若无事然( )
(2)与例句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A.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 B.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C.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欧阳修的《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①,完成题。(3分)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②。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③。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①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在离开洛阳去往南方的路上,写下这首诗。②赊,遥远。③槎(chá),植物。
1.“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两句描写了作者南征途中见到的景色,试结合全诗分析:这
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