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教 诲
崔鹤同
巨象集团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一天下午,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
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卫生纸在青翠的灌木上显得特别刺眼。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一张长椅上的一位中年妇女扔过来的。中年女人一边嘴里对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满不在乎地看着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
这时,又一团纸飞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儿子奇怪地问。中年女人只朝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吱声。这次,老人仍然没说什么,走过去将那团纸放进了垃圾筒。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六团纸,但他始终没有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跟这老园工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干低贱、卑微的工作!”中年女人指着老人在教育儿子。
这时,老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
老人听到中年女人的话,放下剪刀走过去说:“夫人,这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巨象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中年女人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趾高气扬地说:“我是巨象集团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
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老人拨了一个号码,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女人又乘机教育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千万要努力啊!”
这时,中年女人突然看到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贵人急匆匆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迎向老人,毕恭毕敬地站好。老人指着中年女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声答道。
老人走到男孩面前,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摘自2008年第9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以下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是对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是老人对中年女人教子意图和方式方法的觉察。 |
|
B.“现身说法”是指中年女人的教子方式,她以自己为例证对儿子进行了教育。 |
|
C.“活教材”是指老人,中年女人认为这老人是不努力学习因而没有出息的典型。 |
|
D.作者有意在“现身说法”“活教材”上加引号,使它们带有了明显的否定意味。 |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3.你认为,这位母亲在教育儿子时有哪些失误?(3分)
4.文中的巨象集团总裁给你怎样的印象?(3分)
5.综观全文,对标题“教诲”应作怎样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③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④,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不应,携妻之越。居三月,悄怆而返。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反归取之( ) (2)遂不得履( )
(3)或谓之曰( ) (4)越人被发( )
2.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有欲买履者屦为履之也 |
B.有欲买履者欲徙于越 |
|
C.反归取之游于不用之国 |
D.而置之其坐而越人跣行 |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2分)
5.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包含了什么道理?(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次北固山下 【乙】落叶
王湾 唐 孔绍安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甲诗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谈谈它妙在何处?(3分)
2.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3分)
名著与口语交际。(共9分)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
原因 |
人数 |
所占比例 |
|
A.找不到书 |
70 |
33﹪ |
|
B.没时间 |
105 |
49﹪ |
|
C.不喜欢 |
38 |
18﹪ |
1.你们班级的小刚不喜欢阅读课外书,请你对他进行劝说,并根据材料一中提供的五部名著任选其中一部,自选角度,向他进行推荐。(4分)
2.阅读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3.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在姨妈眼中,他是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在学校也是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你赞同吗?请多角度地列举理由。(3分)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刻舟求剑》)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4.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5.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6.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 ”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
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
8.【附加题】你知道哪些有关春夏秋冬的名句,请默写。(每句1分,最多加3分)
(1) , 。
(2) , 。
(3)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写在田字格内,4分)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像是要永远zhuì( )在世人的嘴边边上,在春光灿烂三月天里,一出口或许就会溜出来——也许,这就是扬州的天然mèi( )力。扬州——轻快灵妙的词儿,琅琅上口,如花wǔ( )媚,就如琼花粉面、身姿丰润的水乡女子,婀娜着身段,每到春时,让人向往如斯,心怀荡yàng( ),活力满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