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军 城 早 秋(4分)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军 城 早 秋(4分)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古人讲究炼字,请你分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2分)

 

1.一个“满”字,突出阴云冷月笼罩边关,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肃杀的战前气氛渲染、烘托得更加浓重。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爱国的豪迈情怀。 【解析】 1. 试题分析:满,有遍有浓之意,都不能只看字面义。要理解“满”的表达作用,要把这句诗搞懂,“朔”指“北方”,“边”指“边疆”,“西山”亦即西域一带(有诗“西山寇盗莫相侵”),北方寒冷,边疆是征战纷乱之地,此地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动乱,写这里的“云”“月”之“满”,其含义就可分析了。 考点:古诗字词品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15分)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舟曲形成泥石流有哪些因素。(3分)

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6分)

(1)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2)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

3.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2分)

4.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请你就泥石流的特点,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链接材料一: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的,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

链接材料二:近四十年来,我国每年因泥石流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7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的50余年中,我国县级以上城镇因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级以上城镇有138个。

 

查看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6分)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⑦“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

⑧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⑨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选自《读者》2010年第18期 )

1.细读第⑤段,你认为王一民母子的这次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好还是“夕阳中的微笑”更好,请写出你的理由。(3分)

2.下列句中划线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6分)

(1)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3分)

(2)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3分)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4.有人认为第⑨段有画蛇添足之嫌,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请写出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请你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2分)

舟山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

25%

28.5%

39.7%

6.8%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3分)

材料一 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 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                                                         

3.读了上面的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郑重地说给他们听。(3分)

我对食品企业说: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根据下列摘录的内容,分别写出文中划线部分是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

(1)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 便有大虫,我也和怕! (选自《水浒》)

(2)想到别处再找机会,但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不好意思吆喝,就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是要卖的了。(选自《水浒》)

(3)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选自《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作文(共60分)

经历了一段岁月,一些世事,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或者一些感受难以忘怀。拾起这些过往了的曾经,一种难言的喜悦(酸楚)涌上心头。

请以“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