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5.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 试题分析:“沧”不是“苍”;“也”字不要遗漏;“畏”不是“为”;“婵娟”都是“女”字旁。 考点:古诗理解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2)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3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 1 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 2 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 3 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索的人生哲理。

A.凝望    B.眺望    C.仰望

 

查看答案

秋的气味(18分)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1.本文先写物,再写               ,表现北平秋天               的特点。(2分)

2.北京城很大,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呢?(4分)

3.从文章来看,老五是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4.“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4分)

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写北京秋的气味吗?请谈谈你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写的好吗?如果你认为好,请你讲出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好,也请讲出理由。(3分)

2.文中划线的“闹”字可以用“叫”字替换吗?为什么?(3分)

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中“眨呀眨的”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写?(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家庭成员之间、同学之间、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是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收集这样的语言,往往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语言现象,从而更好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答:                                    

2.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3.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