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近段时间,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

综合性学习。近段时间,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阅读下面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此段话内容。(3分)

1962年,雷锋由于一次意外,光荣牺牲。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央还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依然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依然需要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呢?那么学雷锋应该怎么学?当然是学习雷锋的精神。学雷锋的核心并不是一些好人好事,而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普世价值观的体现。其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体贴的关心、一个善意的提醒、一次举手之劳,都是道德自觉的生动体现。

(概括内容)                                     (不超过20字)

2.活动二:下列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共性?(2分)

材料一: 4月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做客新华网博鳌高端访谈,畅谈当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她说“我记得在去年年底,大家所熟悉的救了小悦悦的那个拾荒陈阿婆获奖了;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成了现代愚公,他从自己的村子里面一点一点给孩子们修路;还有一位小女孩,在火灾中救了15户人家,她获奖了。我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很感慨,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解,拾荒婆婆、70多岁的爷爷、10来岁的孩子,他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为这个社会守住了良心,这些平凡的良心代表这个社会的一种态度”。

材料二:新华网发展论坛“我们该如何学习和贯彻雷锋精神呢?”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努力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将来美好的生活。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两者共性                                                               

3.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现有两副对联,上联分别为“学雷锋助人为乐”“春风春意温暖在”,而下联词序已被打乱,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任选一则加以组合。(2分)

下联的有关词语: 聚  传  爱心  好人  滴水  好事  成涓  精神

第一联上联:学雷锋助人为乐  组合后的下联                     

第二联上联:春风春意温暖在  组合后的下联                     

 

1.活动一:雷锋精神的内涵及如何学习雷锋。(3分) 2.活动二: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学习(传承)和发扬(贯彻)雷锋精神。2分) 3.活动三:上联:上联:学雷锋助人为乐 下联:聚爱心滴水成涓 上联:春风春意温暖在 下联:好人好事精神传(完成一则即可得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的两问“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呢?那么学雷锋应该怎么学?”用概括。 考点:文意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根据下列摘录的语句,完成相关问题。

1.“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名人传》中      的外貌描写。

2.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他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别人入睡。”文中的“他”是         ,选自《         》。

3.“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的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文中的“我”是《名人传》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5.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2)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3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 1 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 2 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 3 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索的人生哲理。

A.凝望    B.眺望    C.仰望

 

查看答案

秋的气味(18分)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1.本文先写物,再写               ,表现北平秋天               的特点。(2分)

2.北京城很大,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呢?(4分)

3.从文章来看,老五是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4.“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4分)

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写北京秋的气味吗?请谈谈你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