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脑袋大更聪明? ①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以此解释为何...

脑袋大更聪明?

①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以此解释为何人类比近亲黑猩猩要更聪明;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倘若大脑越大动物就越聪明,为何大象没有展现出高于人类的智慧?

②众所周知,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大脑尺寸影响智商这个观点的核心就在于此。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的大脑功能就会受损,甚至会引发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③然而神经细胞虽然重要,却只占大脑约10%,剩余的大多由胶质细胞组成。以往人们以为这些细胞只是起填充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都表明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虽不及神经细胞,却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加州大学的戴蒙德教授在1985年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分析指出其大脑中胶质细胞的数量就多于常人。

④来自英格兰的科学家埃姆斯与格兰特分离出小鼠突触(即不同神经细胞相连的节点)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651条基因,并在另外18种生物中寻找这些基因。他们发现随生物的复杂程度提升,这些基因的数量也有所提高。与人相比,小鼠、猩猩等哺乳动物这些基因数量大约只减少了5%;斑马鱼、爪蟾等非哺乳类的脊椎动物其基因数量则只有人的大约90%;而果蝇,蜜蜂等非脊椎动物的这些基因更只有人的一半左右。

⑤这意味着高等生物单个突触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强。如果再考虑不同大脑尺寸带来的突触绝对数量的差别,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脑袋大的生物聪明,有时脑袋大的生物并不一定聪明了。打个形象的比方,大脑中的突触就好像电脑中的处理器,尺寸决定了处理器的数量。大脑越大,处理器就越多。但这些处理器的性能却天差地别,如果说人类的处理器是当下最新产品的级别,那么那些鱼类、昆虫的处理器或许只有10年或者20年前处理器的性能了。 

⑥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但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但                       ,因此总体上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768字)

(选自科学松鼠会博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比黑猩猩更聪明的原因是人类的大脑比黑猩猩大,脑细胞更多。

B.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脑功能就会受损,就会患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

C.人脑中胶质细胞只是起填充大脑的作用,并不能像神经细胞那样具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D.随生物复杂程度提升,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基因越多,单个突触传递信息能力越强。

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标题“脑袋大更聪明?”起提出疑问、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并非本文的结论。

B.用“对爱因斯坦大脑分析”的例子说明占人脑90%的胶质细胞也有传递信息的能力。

C.把斑马鱼与果蝇传递信息的基因数量作比较,说明果蝇的大脑比斑马鱼的脑更聪明。

D.“大脑中的突触就好像是电脑中的处理器”,用打比方说明突触在大脑中的重要作用。

3.根据本文理论,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完成对第①段提到的两个现象的解释。(4分)

用这个理论,我们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现象——人类与黑猩猩的处理器性能差不多,但                                             ;大象的大脑虽然比人更大,但                                          ,因此总体上看仍然无法比拟人类。

 

1.D 2.C 3.第一空格:但人类更大的大脑确保了我们有更多的智慧。第二空格:但由于其中的处理器性能比较低。 【解析】 1.试题分析:A.原文的说法是“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以此解释为何人类比近亲黑猩猩要更聪明;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不在少数”。B.原文的说法是“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大脑尺寸影响智商这个观点的核心就在于此。当神经细胞发生病变后,人的大脑功能就会受损,甚至会引发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C.原文的说法是“然而神经细胞虽然重要,却只占大脑约10%,剩余的大多由胶质细胞组成。以往人们以为这些细胞只是起填充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都表明它们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虽不及神经细胞,却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

(2)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

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5分)

1.肉食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之人春和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3.昂首观之,项为之。(《童趣》)

4.将军以枉驾之(《隆中对》)

5.胡不我于王(《公输》)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烟”是古人眼中的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的险隘中,吟唱出了“                          ”的千古名句,宋代名臣范仲淹则在边塞的军帐中写下了“                          ”的不朽佳句。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5.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6.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