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坚守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

请以“坚守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前面没有提示语。审题目时,我们要抓住"坚守"的字眼,即题目中的重点词。这样审题后我们就要想一想,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坚守的,坚守的结果如何,感受怎样。当然,我们可以拓宽思路,写自己可以,写他人也行,写更为高远的主题,如人民对小康梦想的坚守,革命者对自由梦想的坚守等。不仅可写记叙文,还可以写成议论文,指出坚守梦想的意义和作用,当然,要有一定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的积累才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②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④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⑦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⑧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⑨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⑩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⑾最先来到的是县中张老师。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⑿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摘自《读者》2013年第8 期,有删改)

1.以“磨刀人”为中心梳理文章情节,根据所给的短语形式填空。(3分)

             → 开刀刃 →                → 收工钱 →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性?(4分)

                                                                                            

                                                                              

3.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中有三处提到夕阳(见文中画线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说说文章末尾划线句的作用(4分)

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4.“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结合链接材料及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链接】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 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李森祥《台阶》)

                                                                              

                                                                              

                                                                     

 

查看答案

①我们习惯于听到这样的话:再等等看。说这话的,多半是那些人生阅历丰富的人。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告诉你,很多事情必须等待机会。

②这样的忠告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握哪些事情应该等待,而哪些事情不能等待呢?

③机会是不能等待的。人的一生当中,重要而关键的机会是不多的,当一个机会来临,也许因为你的等等看这样的瞬间犹豫而坐失良机。在一个单位很多年找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另外一个适合你的单位正在招聘人才,你就应该当机立断去应试。你所处的城市正在招贤纳士,你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勇敢地跨出一步,也许,你的人生之路就是海阔天空了。机会是不会等待你的,它只看重那些积极勇敢的人。

④天下最不能等待的是孝顺。因为,等到你认为你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来孝顺的时候,老人已经来日不多或者已经不在了,你有了能力却没有机会了。我看到很多对成功人士的访谈,说到“遗憾”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都谈到了孝顺的问题。他们都在说,自己想着等奋斗到一定程度,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让老人好好享几年清福。但是,遗憾的是,等到自己成功了,老人已经去世了。孝顺不一定非是物质上的不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时想着,就足够了。饭后端上一杯热茶;阳光好的日子里,扶老人到外面走走;常给老人谈谈外面的事;去外地的时候,想着给老人带来一包可口的点心。关键的是不要等待,就从今天开始。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孝顺的意义已经与你原来想象的截然不同了。

⑤时间更是不能等待的。我们从一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一生的时间就不可改变了。我们就这些可以支配的时间,多等待一分钟,就少了一分钟,所以,那些成功的人最大的秘诀是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抓紧行动。台湾作家刘墉年龄并不大,但是其著作早已等身。他精致典雅的散文随笔畅销全球华人圈中,成为全世界华人中创作数量最大的作家。 刘墉常说,最大的罪过就是无端的浪费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得罪人也值得。无端的应酬不仅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他认为自己是自己的时间的主人,别人没有权力要求他。他常说的话是,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支用,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的每一分钟时间都要用到刀刃上。

⑥不能等待的事情很多,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等待是一切成功的杀手,无数平庸一生的人,大多是因为充当了等待的俘虏。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说说这篇文章作者主要的观点是什么。(3分)

                                                                             

2.文章中划线部分的语段有什么作用?(2分)

                                                                             

3.文章列举了哪些不能等待的事情?你能再列举两件不能等待的事情吗?(5分)

                                                                         

 

查看答案

①很多年以前,我们就曾经很现实地想象过,用电子教科书取代纸质的教科书,但这个梦想始终未能变成中国的现实。然而,iPad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      

②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仅仅这个想法就叫人激动不已。中国是世界上大中小学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中小学在校生总数超过了4亿人,如果每个学生人均以10本教课书计,总量将超过40亿册。真是天文数字,真是浩瀚如海呀。

③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将为中国节省多少纸张,让中国多少宝贵的森林资源免遭砍伐。对中国森林覆盖率的贡献难以估计,对绿色中国的贡献难以估计。而且大中小学教科书是每个学年都要换新的。可一台iPad,就能让一个小学生从小学入学用到大学毕业。至少用上16年。

④你可以想象,因为用了iPad,小学生背不动的大书包,特别是那种旅行箱式的大书包,会变得有多轻。一个小小的手提袋,便一切搞定。而且铅笔、橡皮、铅笔刀、胶带纸、文具盒全都将寿终正寝。连作业本也可以一起作古了。

⑤如果iPad真的替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教室的黑板也将不复存在,更不用说粉笔和黑板擦了。老师也会拿着iPad上课,教室里只要有一台投影仪便可以了。教室会因此变得干净而整洁,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会和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没有区别,都能看得一样清晰。至于老师批改作业,将变得越发简单,用E-mail便能了结。

⑥从现有的性能看,iPad打赢大中小学的教科书,绰绰有余。其容量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更新起来更是轻便快捷。与纸质的大中小学教科书相比,几乎是太阳与萤火虫比谁更亮,答案不言而喻。

⑦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科技进步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每月出版的刊物,都变成了半月刊或是周刊,而每天出版的报纸,在新闻大战中,都败给了随时都能更新的网络。可我们的以纸质为载体出版的教材,一年才更新一次。这种状况还能继续下去吗?

⑧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它还会给中国带来许多预想不到的,影响深远的变化。                              (选自《科技潮》,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后,你认为iPad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的优势有哪些?(4分)

                                                                              

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南京金陵中学中美班的30名高三学生告别了沉重的书包。一部新版iPad,最多再加上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是要带的全部学具了。目前有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至少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计划推广电子课本。我国南京21所中小学的“电子书包”已在悄然推进中。

【材料二】据新浪网调,50%的网友选择不支持中小学生用iPad等 “电子课本”,个中缘由,正如资深策划编辑牛勇在微博上表示:“电子课本目前弊大于利,对孩子们的用眼健康等方面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不适宜大面积推广。”

根据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1分);并联系现实谈谈电子课本代替纸质教材除影响视力外,可能还有那些负面影响(至少两点,2分)。

                                                                              

                                                                           

 

查看答案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清求而不(      )                      ②亦未书于汝(      )

③生忿,讼于祭酒(      )                  ④特以此相耳(      )

⑵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即以书还生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以残年余力 (《愚公移山》)             D.不以疾也 (《三峡》)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同 舍 生 有 秘 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固请,约明日还书。

译文: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4.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注】夕阳楼为萧瀚任郑州刺史所建,诗人曾受到萧瀚的器重与厚爱,诗人登楼写这首诗时,萧瀚被贬逐到远州。

1.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诗人不堪承受登高望远所带来的心理重压的句子是                         。(2分)

2.诗人不说“柳暗花明”却说“花明柳暗”,你是如何理解这种词序的变化的?(2分)

                                                                          

3.如何理解诗中“孤鸿”这一意象?(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