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10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10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4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不炼,不成器(或: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3分)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这一道理(1分)。 3.放在④⑤段之间。(1分)(理由)要点:从内容上说,文段开头一句“要求世界和谐”上承第④段的“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接着,文段由世界和谐谈到治国、齐家、个人修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而修身的重要又是第⑤段论述的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放在④⑤段之间最合适。(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就会发现作者是围绕标题“人不炼,不成器”这个观点来发表议论的,所以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论点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一文。(10分)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有一股强大的应力撕裂了它,而这股应力,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巨大的断裂系统。根本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相撞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

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摘自新浪微博,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中的“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何四川多发地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为题,有何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共14分)

徐文长传(节选)[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其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1.文言词语解释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大试不利 (            )         ?胡公皆之 (            )

?介胄之士膝语行 (            )    ④无忌惮  (            )

⑵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总督胡梅林公知之

A.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2分)

而 文 长 以 部 下 一 诸 生 傲 之。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4.结合具体内容,请简析徐文长的性格特点。(2分)

                                                                           

 

查看答案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1.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1分)

2.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

其实,这种快乐就来自我们的心境,让我们在心中种下快乐,欣喜地去迎接每一天,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快乐。

请以《       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可以填入“进取”、“助人”、“合作”、“读书”、“劳动”、“追梦”等;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划线词。

① 录毕,送之(   )         ② 同舍生皆绮绣 (   )

③ 既加冠,慕圣贤之道(   )   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

2.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

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