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美国)乔克·帮德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嬉闹欢笑声...

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美国)乔克·帮德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嬉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3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有午休的习惯,他们欢呼的声音,每每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有时,我也会好奇地将头伸出院墙观看。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有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了,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指挥:“琳达,小心!那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用纱巾蒙住杰瑞的眼睛,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我觉得吃惊,这样捉迷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敞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眼睛不经意间越过了索尼亚的肩膀,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3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3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

“不瞒你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3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摸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着的眼神里的无忧无虑,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家的院门时,我轻声向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你还要给他们用纱巾蒙上眼睛呢?”

索尼亚认真地说:“                                                              

                                                                              

1.“我”决定拜访新邻居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3分)

                                                                               

                                                                               

3.对于孩子们的提问,“我”高声回答:“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我”为什么这样回答?(2分)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索尼亚这个人物作一评价。(2分)

                                                                               

                                                                               

5.文章结尾,对于“我”提出的问题,索尼亚作了认真的回答。请你补写出索尼亚要说的话。(3分)

                                                                               

                                                                               

                                                                             

 

1.①出于好奇。(0.5分)②新邻居的到来打搅了我的午睡。(0.5分) “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0.5分)是索尼亚一家活动的见证人。(0.5分) 2.(3分)听了索尼亚的介绍,“我”对孩子们的处境非常同情,被索尼亚对孩子们的爱心深深感动,并为自己因不知情而想责怪对方的做法感到惭愧。(答对一点得一分) 3.(2分)这样回答,是对不能看电影的盲童的尊重和安慰;对这些盲童而言,捉迷藏不仅是有趣的游戏,而且是在活动中培养其适应生活能力的好方式。(答对一点得一分) 4.(2分)索尼亚热爱公益事业,富有责任感,充满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教育艺术。(答对一点得一分) 5.“因为他们的心灵永远是明亮的。在母亲的眼里,他们跟常人一样,什么都看得见!” (意思相当、符合语境即可。)(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文中“我觉得吃惊,这样捉迷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敞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新邻居”交代了作者拜访新邻居的原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是索尼亚一家活动的目睹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敌论点是什么?敌论据是什么?(2分)

敌论点:                                                                        

敌论据:                                                                        

                                                                               

2.作者批驳论敌的论点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是什么?能证明作者论点的论据是什么?(2分)

论点:                                                                          

论据:                                                                          

                                                                               

3.“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2分)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1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2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两处加横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2分)

中国人(1):                                                                               

中国人(2):                                                                                

5.第⑨段中,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文中“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6.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填空。

1.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格列佛——开导“星期五”

D.诸葛亮 ——草船借箭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关雎》和《蒹葭》都选自于《诗经》,两诗都是优秀的爱情诗。风格上,《关雎》篇热烈而奔放,《蒹葭》篇含蓄而缠绵。

B.《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