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微尘有爱,微尘无声;滴水之爱,汇聚成海。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发生7.0级地震后...

微尘有爱,微尘无声;滴水之爱,汇聚成海。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发生7.0级地震后,你所在的班级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拟写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句宣传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氛围。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2.【设计活动】为了使本次综合性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帮助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开展“爱在芦山”的演讲赛

活动二:                       

活动三:开展“爱在芦山”的捐赠班会

活动四:                      

3.【仿写表达】请你根据这项活动,按照例句,仿写一段话:

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莲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4.【探究材料】如何捐赠才能杜绝攀比行为?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这是前日在丰台区南四环某幼儿园门口发生的一幕。而在丰台区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

材料二:“四川加油!震后可能有雨,大家有雨衣的也可以捐,献爱心,不一定局限于捐款!”四川雅安地震后,灾情也牵动着深圳各校师生们的心。一时间,各校纷纷组织献爱心活动。为防止孩子们在捐赠金额上形成攀比,让好事变味,不少学校各出新招。深圳各中小学通过“随手捐”、“雨衣捐”等方式发起爱心捐赠。

探究结果:                                                                 

 

1.拟写标语:用爱凝聚希望 用手托起未来(紧扣主题即可) 2.设计活动:开展“爱在芦山”朗诵赛  开展“爱在芦山”歌咏赛 3.仿写表达:句式相同,前后对应,句意连贯 4.探究结果: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援灾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能由捐款的数量来衡量爱心的分量,捐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爱心。(语言简明,表达准确) 【解析】 1.试题分析:活动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活动的背景是“四川省芦山发生地震”,因此我们在拟标语时要体现“爱”的主题,最好是出现“爱”的字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在中考总成绩中占30分。小明说,等考完了体育我就不再锻炼了,你认为呢?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将如何说服小明坚持锻炼呢?(2分)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一:我的       之旅

2.题二:意外的收获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人民日报评论员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放眼过去的30多年、60多年,乃至近代以来的170多年,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脉相承,始终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奋斗的梦想。

  ④正是对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神州大地沧桑巨变。100年前国人只能在小说中幻想万国博览会,100年后千万游客穿过小说里虚构梦想的跨江大桥和地铁隧道走进世博中国馆。30年前中国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今天中国高速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用2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用10年时间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中,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的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

  ⑤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回首过去,国家、民族和人民面貌的巨变,凝聚着我们所走过的风雨艰辛;面向未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依然面临诸多可预料的困难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城乡差距、社会公平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出更多辛劳。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往一处使的齐心,我们才能填平前进路上的沟壑,开掘更加通达的坦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越来越近。

  ⑥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我们的团结奋斗中不断靠近。两个一百年目标,已是“望得见桅杆尖头了”的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红日。穿过两个百年目标,已经能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这代人定能不负历史责任、担起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3.第④、⑤段画线部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4.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3分)

                                                                             

                                                                            

 

查看答案

麦田的守望

孙守名

①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

②我是守望着乡村的麦田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中,臂膊上挎着小小的竹篮,随着大人们在刚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麦穗。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满满一篮麦穗,还会得到父亲的奖赏和母亲温柔的眼光。伴着播种和收获,我的青春顺着麦垅疯长。

③我的眼前时时浮现着一波又一波舞动着的麦浪。在沉沉的暗夜,我把梦做到故乡的田间,看到了父亲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耕作是一件颇为辛苦的活计,当初条件艰苦,为了把麦子种到地里,父亲硬是领着我们兄妹用铁锨翻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和着执着的梦想,把种子播撒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吞咽着咸涩的汗水,望眼欲穿地盼望着麦子的丰收。在麦子诗意的生长中,我学会了犁地、耙地和耩地。晨风习习,我们把肥料耩在成畦的麦田间。那些在麦田的无数岁月,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④夏风吹拂的夜晚,我悠然地睡在宽阔的麦场上,闻着诱人的麦香,数着天上的流星,做着青春的幻梦。在麦收季节,父亲教我如何使用镰刀,如何又快又好收割麦子。尽管手上磨出过厚厚的一层硬茧,但我还是炼就了割麦的本领。朝阳初升,父亲带着我们兄妹顺着麦垅挥舞着镰刀,一排排麦子瞬间成了倒地的战俘。当我渐渐窜到所有人的前面时,心情像飞翔在天空的布谷鸟,一路放声高歌,唱出心中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有生活的艰苦和劳累呢?在机器隆隆声中,我跟父亲学会了打麦和扬场。成袋成袋的麦子码放在麦场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望着远处忙碌的父亲,心中涌出无限的感动。

⑤父亲是在那年麦子收割后去世的。长年的劳累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却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每周都会骑上自行车回到父亲身边。坐在田间地头,看父亲忙东忙西,心里有些隐隐作痛。我不断劝说父亲,让他轻闲一些,养养身体,少做田里的农活。可父亲是忙不住的身子,时光铸就了他耐劳的品格。他爱田地里的庄稼,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怕麦田焦渴,怕麦苗缺少养分,怕大风会吹倒成熟的麦秆……一年四季,他虔诚地守护着田地,直至倒在麦子收割的季节。

⑥我无数次蹲坐在田埂上,想着父亲和那些与父亲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父亲会做木工活,几块木料在他手上只要半天工夫就可以成为精巧的板凳或木箱。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十里八乡只要谁家婚丧嫁娶都要叫上父亲。父亲一生收了四位徒弟,个个学得一手好手艺。其实,他有心要将这项活计传授给我们兄弟,只是我们个个都远走他乡外出求学。看着这项计划落空,惆怅之中父亲才开始收授徒弟。现在想想,那时父亲该有多么失落啊!

⑦父亲热爱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温情的性格令人备感亲近。父亲给人做木工活从来不收取任何钱物,这在那个年代该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啊!可世事难料,父亲看麦场那阵子,不知何故,麦子少了一袋。有人中伤父亲,到处播扬,说父亲偷了那袋不翼而飞的麦子。这对父亲的打击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明显削瘦,夜深人静时常常泪流满面。母亲用惊人的毅力捍卫着父亲的尊严,不停地劝慰父亲,可父亲的确蒙受了奇耻大辱,他的苦痛隔了好多年才逐渐平息。那位诬陷父亲的乡邻恰恰在父亲心情稍为好转时离开了人世,这真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人走了,可棺木没有着落,当他的孩子跪在父亲身前苦苦哀求,母亲的愤怒骤然暴发。但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带上工具就去跟着人家打做棺木。远近乡邻听说此事,无不惊叹。

⑧而今往事历历,令人悲哽。嗅着泥土的气息,抚慰着葱郁的麦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长而萦怀的岁月。在这无边无际的麦田地,父亲忙碌的身影已经淡去,化为轻烟浮尘。只有我,还坐着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

(本文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文章以“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2.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在文中含义的理解。(3分)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3.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2分)

例句: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

仿写:                                              

4.文章以“麦田的守望”为题,却用了很多篇幅写“父亲”,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4分)

                                                                           

                                                                               

                                                                               

5.结尾处写到“只有我,还坐在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入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为什么“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3分)

                                                                               

                                                                               

                                                                            

 

查看答案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侍卫之臣不懈于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B.此危急存亡之秋也臣知不如徐公美

C.忠志之士忘身外者臣之客欲有求

D.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2分)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