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现代文《冬天过去了》,完成小题。(共15分)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

阅读现代文《冬天过去了》,完成小题。(共15分)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打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层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1.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4分)             

2.“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请对这个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4.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5.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句式,续写句子(3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一件事:父亲背弟弟去看病(2分) ;第二件事:父亲为我送米。(2分) 2.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背”“脱”“裹”等动词描画出父亲送弟弟去医院时环境艰难,但父亲对弟弟的爱护,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的呵护与关爱。(2分) 3.第一句是父亲触景生情而引起的自言自语(2分)。第二句是对我的告诫。(如答成“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或“藐视困难、憧憬未来”等,应给分。)(2分) 4.父亲是一个勤劳淳朴、坚强乐观、关爱孩子、任劳任怨、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言之有理即可,2分) 5.要求:紧扣父爱,句式工整,且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酌情给分(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文章中时间的交代,第一段“那年冬天”,第五段“还是一个冬季”,表明是写两件事,分别从其中文字中概括出父亲的主要行为。 考点:概括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背影》的选段,完成小题。(共8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不能料理自己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去坐下,我的泪又来了。  

1.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戴 穿 倾 爬 探 攀            B.戴 穿 倾 攀 探 爬

C.戴 穿 探 攀 爬 倾            D.戴 穿 探 爬 攀倾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2分)  

3.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正确且最能概括其突出特色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段文字描述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动作和语言,以平实质朴文字表露了父子相亲相怜的深情。

B.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动作和语言,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怜爱和“我”对父亲的怀念,使读者感到具体、真实。

C.这两段文字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精彩而又细腻的描写,表露了父子之间相亲相怜的真情。  

D.这两段文字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自然、真挚,表达了父子深情。

4.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的选段,完成小题。(共10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文的作者是       ,名    ,字             (朝代)著名诗人。(2分)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便还家                          ②如外人

③  答之                            ④阡陌交通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用原文回答)(2分)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查看答案

写作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请以“做人要________”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组成一句话(如“做人要诚实”)作为文章的中心或论点。这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花清风过

B.濯清涟不妖雪霜凌厉见杀

C.花之隐逸者来岁不改其性

D.同予何人不见是而无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查看答案

乌   米〔俄〕阿·马·高尔基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③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④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⑥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⑦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⑧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⑨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⑩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⑾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⑿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⒀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⒁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1.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用一个词)

⑴□□       ⑵□□

2.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