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回答问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

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回答问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 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苏格拉底对于读书另有高论。他声称,一册好书,能够引诱他走遍全世界。他是为求知而读书的,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世界的一个方面。可以想象,苏格拉底不是像杨绛那样优雅地读书的,可以想象他的挑剔,他的如饥似渴,他的求知的贪婪,还有他目光的锐利。而金圣叹那句“雪夜闭户读禁书”的情景就更大相径庭了。他是一个探险家,一个猎奇者,那种神秘的氛围和意味,那种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或许只有这位伟大的批注家才能享受的了。

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 风 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读书更是全然没有风雅境界和心境了,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家里大大的房子,宽阔的书架,上面像垒积木一样垒满了精装的经典书籍,但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显示学问的。其实,这实在是对书的亵渎。书是用来读的,现在做了装潢用品,岂不是书籍的悲哀?

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纯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 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2日)

1.作者在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一、二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4.标题“读书是风雅乐事”中的“风雅乐事”具体指什么?

 

1.读书是风雅乐事 2.排比 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阐述了读书的益处。 3.作者以比喻论证开篇,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生动形象阐述了读书的优雅而闲适,进而亮出中心论点,同时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解析】 1.试题分析:作者通过引用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引出了本题的观点——读书是风雅乐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史记》)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秋,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近乎是萧索、凄凉的代名词,抒写了无尽的悲秋之情。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刘禹锡却一扫悲秋之气,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歌。

 

查看答案

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标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   ),千年民族梦想的yīn(    )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g(    )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姜堰二附中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1.【活动一:拟写标语】校学生会组织部分学生前往“爱心养老院”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2.【活动二:学会采访】如果你是校报的小记者小明,要去采访“爱心养老院”的王院长,你如何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你将提出哪两个问题来采访?

3. 【活动三:正面劝告】漫画《再见,明年见》,揭示了学雷锋活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你如何对同学们进行正面劝告?

⑴存在问题                                                             

⑵正面劝告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国平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分别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事例论证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要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B.《陋室铭》一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

C.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运用自然科学道理解释说明沙漠里几种奇怪现象的科学小品。

D.《核舟记》《活板》的作者分别是魏学洢、沈括。前者为北宋科学家、文学家,著有《梦溪笔谈》;后者是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