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3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3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①②自然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节的主要内容。(2分)

                                                                                      

3.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4.③段中和⑦自然段中“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4分)

“精神食粮”:                                                                       

“这”:                                                                            

5.⑥自然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2分)

                                                                                       

 

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古代典籍。 3.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4.精神食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这”:“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5.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文选自《闻一多的说和做》,显然第一二自然段引用闻一多的话,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引出下文。 考点:文意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D.余闻之也/久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未识书具(曾经)

B.到舅家问焉(又)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开始),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D.东买骏马(买),我旧时裳(穿)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6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4)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寒光照铁衣。(郭茂倩《乐府诗集》)

(6)写出两句跟黄河有关的诗句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的心灵始终充满了对外界无限的好奇,每天我们都用自己那敏锐的触觉与生活“伴读”,我们读家园,读父母,读老师的眼神;也读幽兰,读沧海,读夜空流星;更读丹心,读正气,读人生道义……

请以“我读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题目横线上填入一个短语,让题目完整通顺(如星星、天空、爷爷的脸、妈妈的眼神……),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②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