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由哪一个词统领?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景象?(2分)

2.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愿望?(2分)

 

1.由“异”统领,描绘了边塞凄凉(或“荒凉”)的景象。 2.忧国思乡的感情,建功立业的愿望。 【解析】 1.试题分析: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多义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口体之奉不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B.以中有乐者不为外人道也

C.益慕圣贤之会天大雨,不通。

D.当之从师也花朝节后,寒犹厉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

A.每借于藏书之家(假如)

B.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C.白玉之环(腰挂。)

D.同舍生皆绮绣(通“披”,穿着。)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一点儿也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

B.作者最终能学有所成是因为他勤奋刻苦,虚心请教。

C.作者家贫嗜学,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说明作者胆小害羞。

D.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辛,生活之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猪牛羊等祭品)

B.昂首观之,项为之。(通“僵”,僵硬)

C.陈胜、吴广皆当行,为屯长。(编次、编排)

D.有亭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鸟的翅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②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④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校车事故不再发生,各级部门要切实加强校车的监管。

B.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

C.H7N9流感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力得当。

D.今年我省的旱情严重,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