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

现代文阅读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一生都在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几度“仰而思”,终于有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这部巨著的诞生。

④“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1.结合选文,请你说说对画线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含义的理解。(2分)

答:                                                                  

2.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2分)除了读书外,学习还重在思考(1分);尤其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独到见解(1分)。 2. (2分)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学习中读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试着翻译一下,然后概括全文的意思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结合本段开头作者的议论“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来理解即可。 考点:语句含义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①细菌一直名声不佳,但对于细菌家族的杰出成员地杆菌,人们却应当刮目相看。这些只有千分之一毫米长的清洁工挥舞着细长的“毛发”,能把溶解在水里的铀清除掉。这意味着,这类细菌有潜力用于核污染的生物治理。

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杰玛?雷格拉猜测,这些细菌外面的细长丝状物——菌毛,可能是清除核污染的关键。这些由蛋白质组成的菌毛能够导电。“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杆菌菌毛是减少铀放射性物质的主要催化剂。实质上,它们所做的,就是以天然方式电镀铀,有效固定放射性物质,并防止它进入地下水层。此外,菌毛还能为地杆菌形成遮蔽,从而保证地杆菌能进入有毒环境工作,”雷格拉说,“这种方法理论上也适用于其他一些金属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锝、钚和钴等。”

③雷格拉与同事用硫还原地杆菌,培育出因缺乏某种基因而不能产生菌毛的菌株,将之与能正常产生菌毛的菌株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菌毛大大增强了细菌清除铀污染的能力。如果没有菌毛,铀的还原反应是在细菌内部进行的,会伤害到细菌自身;而有菌毛时,大部分反应围绕着菌毛完成,不仅扩大了反应过程中可用于电子传输的空间,还拉远了铀与细菌的距离,提高细菌的安全性。研究人员用一种荧光染料测量了地杆菌细胞的呼吸酶在接触铀之后的活性。结果显示,有菌毛的细菌呼吸酶活性更高,因而生存能力更强。有菌毛的菌株在接触铀之后还能恢复过来,并且比没有菌毛的菌株生长更快。

1.第①自然段中划线词“挥舞”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查看答案

古诗欣赏

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四句“叹”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①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五家。乙巳,寻牡丹于江阴,以无向导,废然而反。结伴寻花,或舆或,僻远之地无不至;有初至不得入者,辄再三往,必得观而后已。

②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昼则坐卧花前,夜则沉醉花下,如是数日。兴尽则挂帆渡湖,至虎丘观花市而归;复遍历昆山城内外有花之所。

③客曰:“周濂溪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余曰:“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贱为韦布矣,而轻世肆志,不王侯,无贱之骨。安在与花不宜?”客又曰:“欧阳公,儒者也。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余曰:“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何独花也。溺其美而其中,皆足以丧身。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

【注】:①浃辰:十二日。

1.下列句中的“而”与“必得观后已”中的“而”意义与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至虎丘观花市归                      B.废然

C.言和色夷                           D.乃以瓦布之,动之如初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为寻访牡丹,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B.作者喜爱牡丹成癖,看见名花,就日夜与其相伴,如醉如痴。

C.作者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而自己性情慷慨豪放,与牡丹不相宜。

D.作者认为自己与世道不相和,借赏花来愉悦眼目放纵心志罢了,不能认为它妖。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4分)

日夜而为之者    穷:            ⑵或舆或        杖:       

⑶不王侯          事:            ⑷溺其美而其中: 动: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余之寻花是也。

译:                                                                                                                                                                

(2)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

译: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线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4月29日哈格尔宣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美国反对任何旨在削弱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方面行为。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4月30日在华盛顿就美防长关于钓鱼岛争端的言论对部分中国媒体发表谈话时警告说,挑起紧张局势、加剧紧张局势的是日本方面,事实和是非

都很清楚,希望其他方面不要去搬日本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A.警告美国不要干涉钓鱼岛的争端,要采取中立立场。

B.警告美国日本也是美国的敌人,不能一味纵容它。

C.警告美国中日局势紧张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

D.警告美国不要妄图利用日本对付中国,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B.政府部门要严厉打击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行为,防止地沟油再上餐桌。

C.几个学校的领导,就校车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D.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