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美丽的长发为谁失落 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幅照片:一群光头正在海中嬉戏,天空淡蓝而高...

美丽的长发为谁失落

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幅照片:一群光头正在海中嬉戏,天空淡蓝而高远。她们那般年轻,面容姣好,皮肤白皙。如果不是看到说明,我绝不会相信这是一群姑娘,一群没有头发的姑娘!她们是在拍影片,还是追求一种时尚?

不,都不是。是核辐射,导演了这幅画面!

突然的灾难,摧毁了姑娘们正常的生活,剥夺了她们的长发——暂时的欢乐遮掩不住长久的哀伤,艳丽的衣衫遮挡不住生命的早逝。金发女郎的称谓,再也降不到她们身上了。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突然发生爆炸,大气层立时就感染了放射性尘埃。距离较近的瑞典福什马克核电站在观测中以为是自己出了事故,慌忙撤离了全部人员,并立即进行检查。结果是一场虚惊。与此同时,丹麦、挪威、芬兰也紧张地发现了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丹麦的辐射程度比平时高出4倍,芬兰更甚,竟然高出了10倍!

好在苏联在当天没有掩盖这一不幸的事实。消息播发,举世震惊。

10天之后,一架飞机于800米高度飞临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上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过后说,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核事故。而瑞典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受这一事故的影响最为严重,外泄的放射性物质将在湖水和森林中渗透与循环,完全地消失最早也得30年!

10年之后,一批批的人从乌克兰等地默默出发,到达遥远的加勒比海滨。他们不是去旅游度假,而是去古巴接受特殊的治疗。短短的3年时间里,这支不便公开的队伍竟有几万人之多。

10年之后,乌克兰公布了一个数字,自1986年以来,参与清理工作的人员已有1.25万人死亡!参与这类工作的30多万人中,83%已经患病!而在受核辐射污染的地区,还有300万人生活在那里!在白俄罗斯,也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核辐射污染的地区,其中有40万是儿童,与核辐射有关的疾病如白喉、霍乱、伤寒、癌症、结核病等正在这些地区悄然地蔓延!

还有一个可怕的阴影,在人们的无奈中越拉越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带来的后果,将会延续一百年!

现在,切尔诺贝利发生事故的反应堆已经被厚厚的混凝土封杀掉了,它就像一个死亡的坟墓,永久诉说着一场没有战争的灾难。尽管说科技越来越发达,要发展就会有代价,但是,所要承受这种代价的,怎么总是一些平民百姓,是儿童和少女?当核物质造成的病变在他们的体内游走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

加勒比海的景色与青春和美丽应该是最和谐的。然而这些毫发不长的姑娘们,在阳光下形成了那样强烈的反差。

1.请指出下面加线字的指代内容。(2分)

(1)好在苏联在当天没有掩盖这一不幸的事实

(2)就像一个死亡的坟墓,永久诉说着一场没有战争的灾难。

2.根据文意,分点写出核辐射的危害。(4分)

3.作者意在说明核辐射的危害时,为什么要借助曾经见到过的那幅照片来说明?(4分)

4.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核电安全性的大争议。请结合本文和材料一,说说你对“核电”的态度(4分)

材料一: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作用,它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

 

1.(1)1986年4月28日,位于当时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突然发生爆炸。大气层立即就感染了放射性尘埃。(2)被厚厚的混凝土封杀了的切尔诺贝利发生事故的反应堆。(2分,各1分) 2.事故外泄的放射性物质将在湖水和森林中渗透与循环,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核辐射导致患病几率增高,引发白喉,霍乱,伤寒,癌症、结核病等疾病,危及人们的生命,而该事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延续100年。(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3.照片中优美的环境,美好的形象与欢乐的情景(1分),与核辐射带给姑娘们长发脱落,生命早逝的现实(1分),形成强烈反差,震撼人心,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话题——核辐射,同时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4分意对即可) 4.核电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之一,污染少,能量密度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开发价值;然而,“核泄漏”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核电的使用具有危险性,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核能开发过程中的风险。(4分,对核能的利用持积极态度和关注其风险,各2分,言之有理即可,欠缺) 【解析】 1.试题分析:(1)不幸的事实所指的是文章第四段所写的事实,对其进行概括。(2)它所指的是“现在,切尔诺贝利发生事故的反应堆已经被厚厚的混凝土封杀掉了”对其进行提炼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父亲的半瓶酒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看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上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然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呆滞。

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

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才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第一段写父亲的来信有什么作用?(4分)

2.下列句子情感丰富,请加以赏析。(4分)

(1)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

(2)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

3.文章多次写到小女儿的事情,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4.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以“心灵”、“痛苦”为话题再各写一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1)心灵: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2)痛苦: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健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的人因为放大自己的优点而自傲,“   ①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可能处顺境,也可能处逆境。有的人因为处顺境而忘形。处顺境,就乘风破浪再进一步,不必因此而忘形,处逆境,  ②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渭城朝雨浥轻尘,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