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令人落泪的等待
曾颖
假期我回老家,听文友钟老师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川西的冬天虽不至于冻掉鼻子耳朵,但因为盆地天色阴沉空气湿润,让人觉得更加萧瑟冰凉,心理上的主观温度比客观的环境温度低得多。
在阴冷如黑白画片的集市中,钟老师看到一个让他心情更难受的画面——三思桥边上,一个身高不足一米的孩子,浑身颤抖地蹲在桥头上,河道上的风,使他努力将原本已很小的身子蜷得更紧,但他仍没挪地方,因为只有这个风口没人来和他抢,别的背风的地方,卖菜人们早已挤成团了,他根本没实力插进去。
他可能算整个集市上最小的生意人,无论是身材还是生意的规模,一张旧报纸做成的小摊上整齐地放着四把猪鬃刷,五把土豆刮皮器和几把白色泡沫的灯草,这玩意早年点菜油灯时可以用来做灯芯,现在则只能在偏方中当药引子,最多值五角钱一把,猪鬃刷和刮皮器,市场价两元一把,整个小摊加完值不了二十元钱。
看着小孩冻得鼻涕长淌,钟老师动了恻隐之心,上前明知故问地和他谈起价钱来,他一张嘴,发出的声音却是一个低沉而沙哑的成年人,这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侏儒,这让钟老师的同情心如火堆里浇了酒一般腾地升了起来。
可能是理睬的人并不多,侏儒对难得来搭讪的主顾很热情,甚至兜根倒底讲了他货物的来源和卖了钱的去处。他说:刷子是一元钱一把批发来的,刮皮器也是,灯草是姥姥摘的,他每天卖四五把,就能赚几元钱,买米买菜是够的,如果生意好,还会买点酒和肉……
他的语气平静而知足,反而让听者有动容落泪的感觉。钟老师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于是从口袋中摸出五元钱来,放到摊上。
侏儒很高兴,说:你买哪样?
钟老师没打算要他的货,因为所有东西都用不上。
侏儒说:这样吧,每样拿一个,我……我没钱找你。
他的样子局促不安,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钟老师说:好吧,就一样一个,只是我这阵去朋友家,拎着不方便,先存在这,等回来再说。
他的想法,是放下钱,来个金蝉脱壳,悄悄溜掉。
侏儒说:好吧,我等你!
钟老师只把这句话当成了平素听到过的千千万万句客套话一样,没有当回事,就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下午,他吃完晚饭上街去办事,路过三思桥时,那一幕画面让他震惊了:菜市所有的人都散了,那个侏儒还呆在那里,只是往风小的地方挪了几步,小摊上的东西只剩他点名要的三样,风把地上的报纸刮得有气无力地响。
天色已暗,侏儒蹲在那里啃一个烤白薯,旁边卖烤白薯的人说:别等了,人家不会来了,他肯定是想接济你的。
侏儒说:人家说要来,可能有啥事。我又不是讨口子,怎么能要人家接济呢?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大,但钟老师觉得自己耳鼓发痛。他冲上前,对侏儒说:兄弟,不好意思,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害得你在这等了五六个小时,对不起,对不起!
侏儒把用草绳拴好的货物交给他,艰难地起身,活动活动筋骨,说:没啥,今天生意还好,我可以买二两卤猪头喝二两酒了,肚子还真饿了。
说这话,他捡起旁边的木棒,撑着咚咚咚地走了,那木棒声,由近及远,由轻至重……
由轻至重?
是!由轻至重!
钟老师说这话时,脸色凝重。
1.钟老师为什么“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4分)
2.品析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以及它在文中的作用。(4分)
那一幕画面让他震惊了:菜市所有的人都散了,那个侏儒还呆在那里,只是往风小的地方挪了几步,小摊上的东西只剩下他点名要的三样,风把地上的报纸刮得有气无力地响。
3.文中的侏儒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情节作具体说明。(4分)
4.文章结尾处:“钟老师说这话时,脸色凝重。”细读全文,说说钟老师凝重的脸色包含哪些丰富的情感。(6分)
诗文名句填空。(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
2.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噫!形之庞也类有德, 。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说自己虽然置身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更不染世俗之事,其原因是“ ”。
文言文句子翻译。(6分,每小题3分)
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2.回忆课文,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④。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啮:咬。④直:通“值”,价值。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蹄啮伤人多矣(蹄子) B.因诘仆(于是) C.贾人安能蓄之(蓄养) D.是移祸于人也(这)
2.加线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A.贾人安能蓄之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子将安之? D.此独以跛之故
3.下面对文本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谏议家的马性情暴烈,难以驾驭,连他家里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
B.陈谏议说儿子陈尧咨不该将家中劣马卖给商人。于是,陈尧咨就命人追回了马,退给了商人钱,并告诫仆人要养马到终老。
C.文中陈谏议的话可以用孔子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概括。
D.陈谏议的教子之道的确令人钦佩!他不因儿子把一匹烈马卖掉而感到高兴,而是呵责儿子和家人嫁祸于人。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碱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海鲜、精密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品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能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下面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准确地一项是( )
A.介绍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B.酸碱食品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C.人体能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 D.酸性体质会导致多种疾病。
2.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可是人体的血液呈中性偏碱状态。
B.柠檬虽然很酸,但是它是碱性食品。
C.维持人体体液酸碱平衡主要靠人体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骨骼。
D.维持身体健康不能完全靠人体自身的平衡系统。
3.根据文本介绍的知识,下面说法或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发现妈妈每天晚餐时都要吃一个西红柿,感到很奇怪,妈妈解释说:“因为妈妈想给自己的身体补充一些酸性食物。”
B.你发现晚餐餐桌上尽是鱼肉海鲜,奶奶解释说:“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这些食物。”
C.你因为牙疼去看病,医生诊断为龋齿,并指着你手上的一罐可乐说:“一定要少喝碳酸饮料。”
D.同学很奇怪你吃盒饭时只吃菜不吃饭,你说:“我只爱吃泰国香米煮的饭,因为那种精米特别香。”
阅读《我说,你听》(16分)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2.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⑵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4分)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 句。赏析:
4.“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