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少华 ①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少华

①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③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④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多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⑤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

⑥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⑦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 ,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⑧“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本文作者写了寻春时所见所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视野所 见所 思

(出城后)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一片衰草责怪自己春游太早

(山脚下)回望来路① ②

③ 草色又浓了些,也扩展了④

2.文中第⑦段划线语句“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3分)

答:

3.作者在“寻春”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体会?你从作者的体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7分)(字数不超过150)

 

1.①一片新绿 ②悟到“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再次放眼望(山脚下) ④悟到“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1分 2.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3.作者的体会示例:①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②看到了人生春色,我们人生就会乐观、积极、坚定。 启示示例:①在生活中,尤其在困难时,要抬头放眼,登高望远。 ②要心怀春天,勇敢地往前走。 ③将自己心中的春光,融入时代的洪流。 ④只要胸中怀有春光,努力创造春天,就会迎来美好的春景。 评分:本题共7分,作者的体会2分,启示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回望来路抓住:“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可填出①②的答案。抓住“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可得到③的答案,抓住第⑦段,可得到④的答案。 2.“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既然是心里的,就应该指的是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3.抓住文章第⑦⑨两段相关语句可得到作者的体会,对这些体会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如“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 ,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面对困难,要有信心战胜困难,不能灰心丧气等。 考点:本题考查散文阅读。涉及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表达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共9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遂先帝以驱驰 ②以其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

3.选段中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查看答案

烟草被称为现代社会最可怕的“瘟疫”,这个瘟疫一点点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早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呼吁人们远离香烟,健康生活。

1.请你也参加到学校的“远离香烟,做健康少年”的活动中来。请你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出吸烟的危害。(4分)

【材料一】

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烟碱、亚硝胺等2000余种有害成分,会损伤正常细胞,可形成癌症。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毒死一头牛。法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院专家塞弗兰?萨比亚研究证明:“中年烟民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下降与吸烟行为有关。有调查显示,在家中被动吸烟者占67.l%,在工作场所或其它公共场所遭受被动吸烟的占14.44%。被动吸烟者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5%~30%,发生肺部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0%~30%。

【材料二】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吸烟使青少年易感染致病细菌,导致脑膜炎、毒血症、肺炎和耳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多。烟草中的神经毒素尼古丁,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青少年长期吸烟必然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答:

2.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宣传语,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根据上句的内容、句式、字数,完成下句。(3分)

①拒绝烟草,

②摒弃吸烟陋习,

③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 ,

3.班委会打算就中学生吸烟心理召开一个辩论会,请你结合《青少年吸烟心理分析》拟定3个辩论的题目。(3分)

青少年吸烟心理分析

审美观的异化:中学生追求 “酷”和“帅”,在有些学生的心目中,发型服装怪异,嘴上叼着香烟才是最“酷”最“帅”的偶像级形象。

从众心理:随着身心的逐渐发育成熟,中学生处处想以成人自居,看到许多长辈吸烟饮酒,便认为“吸烟饮酒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于是模仿起来。特别是当看到一些自己的同学也有这种行为时便更觉得如果自己不会就很不够成熟,很没有面子。而这种吸烟行为又以几个同学一起聊天时或同学聚会时发生的最多。

好奇心理:看到别人吞云吐雾,怡然自得,有时又觉得叼上一只烟挺好玩的,便亲自体验一回活神仙的滋味。

从他心理:中学生重友情讲义气,朋友都抽烟,若自己不应酬,便觉得掉价,于是在你来我往中就抽上了。

逆反心理: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你越是劝阻,他越是跃跃欲试。

寻求解脱: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受到挫折,就借饮酒抽烟来寻求解脱,以此来消愁解忧,逃避现实,或满足一时的乐趣、剌激,以获得充实感。

答:①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必背之书。书中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    之间的辩证关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则强调了学习时    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分)

2.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 《饮酒》) (1分)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1分)

4.《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是:                       (2分)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可是对于人的了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在一段交往和了解之后,我们才会发现,那个我曾经崇拜的人并不是那么优秀,那个我曾经讨厌的人原来如此可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并完成作文。

题目:原来,他(她)是如此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