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

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     。(2分)

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1.材料三 材料五 2.一本书像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名人读书方法”的主题,理解四则材料的内容可知,三和五介绍的不是方法,而是匡衡和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仿写知识的掌握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一棵树的智慧》,回答小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丰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

时间

1

今年由春到夏

今年暑假

经历

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取

2

3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3.“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

4.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不解其意      咸             (2)积雪始晴       值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查看答案

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1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2       。”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

 

查看答案

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5.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谈笑有鸿儒,                 。             (刘禹锡《陋室铭》)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衣冠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我也私:偏爱

2.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皆以美于徐公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