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

B.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广(《陈涉世家》)

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4.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分)

 

1.D 2.C 3.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4.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解析】 1.试题分析:A-左右/答应,B-作为/认为,C-介词/动词,D-好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始于足下。(《老子》)

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3.            ,静影沉壁。(范仲淹《岳阳楼记》)   

4.俱怀逸兴壮思飞,             。(孝自《宣州谢胜楼饯别校书叔云蹦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瑚春行》)

6.       ,悠然见南山。(陶浦口《饮酒》)

7.苏轼《水调歌头》中袭选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8.陆游《游山西村》中“         ,          ”是蕴古哲理的千古名句。

 

查看答案

作文(60+3分)

题目:渐至佳境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冲进风暴逃生    [美]米歇尔·史密斯文 

莎拉四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她的爸爸是一个渔民,买不起房子,莎拉只好在小小的渔船上长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打鱼挣的钱只够生活,交不起学费,她只好依旧住在船上,还要忍受孩子们的嘲笑。

海港里渔船很多,渔民们都是日出打鱼,日落而息。一天傍晚,爸爸在船舱里喝着酒,莎拉自己坐在船头,看管着爸爸打到的一些鲑鱼。忽然,莎拉看到海平面上腾起山一样高的乌云,风也渐渐大了,船随着波浪摇晃起来。

莎拉从小到大还从没看到这样凶猛的风暴,赶忙扶着栏杆跌跌撞撞地跑进船舱,喊着:

“爸爸, 快醒醒。”

“什么事?”她的爸爸摇了摇酒瓶,嘴里咕哝着问。

“爸爸,暴风雨要来了,咱们上岸躲躲吧。”

“管它呢。”

她抓着爸爸的肩头摇着他,爸爸的头撞在船帮上,他叫了起来“你到底要干什么?”

“爸爸,咱们走吧,这次的风特别大。”

爸爸终于醒了酒,他出了船舱,乌云已经压了下来,狂风卷着巨浪冲了过来。

“爸爸,你在干什么? ”

“莎拉,要是咱们不把船驶离码头,大风就会把它吹到码头或礁石上。我们必须出海,这样才能保住船,活下去。”

就这样,这条小船一头扎进暴风雨里,浪涛一下下撞击着船帮,莎拉吓得紧紧抱着爸爸,他正在掌舵控制着船,向着大海吼了一声:“我们能战胜你。”

在他们的头顶上方,黑云翻滚着;在他们前方,狂风卷着黑色的巨浪迎面扑来,浪尖上泛着白色的水沫,劈头盖脸地打在他们身上。莎拉的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她吓得尖叫一声。爸爸一手握着轮舵,腾出另一只手拉住了女儿。

就这样,他们熬过几个钟头,风小了很多,海浪也平静下来,天开始变晴。父女二人仍然握着手安慰对方。

他们开始掉转船头,驶向岸边。回到港湾后,四处一片狼藉。木架搭起的码头不见了, 几十条渔船漂被撞得千疮百孔。

只有莎拉和爸爸的船安然无恙。

莎拉抱着爸爸说:“爸爸,你是个英雄。”

“我不是英雄。”爸爸握住她的手,“莎拉,是你救了我们。”

“爸爸。”她激动得流下眼泪,“我们一起战胜了暴风雨。” 

(选自《贴别关注》2012年11期)

1.紧扣两个划线词,联系相关内容,说说“爸爸“精神状态的变化。(4分)

“什么事?”她的爸爸摇了摇酒瓶,嘴里咕哝着问┄┄他正在掌舵控制着船,向着大海吼了一声:“我们能战胜你。”

2.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3.能够逃脱这次灾难,“莎拉“起来什么作用?(4分)

4.从情节和主题两方面,谈谈你对“冲进风暴逃生”理解。(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房间里的大象 刘瑜

①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②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有些时候,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眼前的利益,于是沉默成了一种自我保护。

③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比如,谈论全球变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和空调、刻意节约用水。所以为了逃避责任和不安,还是不谈这些为好。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而消失,全球还会继续变暖┄┄

④沉默的人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梦。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中越长越大。

⑤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

⑥直视我们生活中的沉默,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和我们自己的软弱。

1.将《房间里的大象》与《皇帝的新装》联系起来思考,回答问题。(4分)

(1)“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老大臣”为什么有这种心态?在《房间里的大象》摘录一句话解答。(2分)

(2)“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概括出《皇帝的新装》中能证明这句话的情节。(2分)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这种方法的作用。(4分)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4.生活中“房间里的大象”并不少见,请你举一个例子,并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80-10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1)莫敢           (2)命卒下奴        

(3)汝敢我!        (4)他事削其籍以归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宠奴常乘和车出卷石底处(《小石潭记》)

B.巡城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其车其真无马耶(《马说》)

D.乃遍游江浙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翻译句子。(6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