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留点东西去敬畏》,下面题目。(16分) 留点东西去敬畏 我很喜欢美国小说《...

阅读《留点东西去敬畏》,下面题目。(16分)

留点东西去敬畏

我很喜欢美国小说《飘》。第一次读完后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人公郝思嘉与邻居老人的对话。那位年逾古稀的老祖母对从不服输的郝思嘉说:“我劝你,留着一点什么东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着一些东西去爱一样……”

在生活中,我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敬畏”。 

一个美国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时无意中打死一只鸟,他跑上前去,跪下来,捧起鸟,吻了一下,说抱歉。于是,全场观众起立。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龛后在遗体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我知道,这是敬畏生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一位名叫万刚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这一回答赢得了朱元璋的赞赏…… 

我知道,这是敬畏法律。 

据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谈自己走向总统宝座时的感觉,“像是走向刑场的囚犯”。 

我知道,这是敬畏权力和职责。 

唐太宗曾如此形容自己:“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但知常廉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 

我知道,这是敬畏天心、民意。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孔子强调“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对天、对人的敬畏之情…… 

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这样寄希望于党员干部:“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

一个人心存敬畏,才能按照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行事,追求和谐和真善美。一个人心无敬畏,则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其结局是极可怕的。敬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存的底线。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没有了敬畏之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和价值。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2.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说说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的。(4分)

3.请你阐述第一小节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4.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章最后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材料一】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季羡林《幽径悲剧》

【材料二】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严春友《敬畏自然》

 

1.(4分)留点东西去敬畏;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2.(4分)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权力和职责;敬畏天心、民意。 3.(4分)引出本文论证的中心;同时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4.(4分)言之成理即可。如:人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结合材料内容阐述。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文中提到不少名人,属于举例论证。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独句段”的语言一一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抓住“敬畏”这个词,结合材料,从“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这个角度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狄青出奇兵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出战。虏望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②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③;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④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①径:一直。 ②预:事先。 ③阳却:装着退却。④遽:突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未战阵  (     )                 (2)以寡当众  (      )          

(3)必以奇胜(     )               (4)士卒皆其教(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使出战                具答(《桃花源记》)         

B.尝寡当众              尽吾齿  (《捕蛇者说》)

C.虏望旗                真不知马也(《马说》)         

D.再声则严阵阳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爱莲说》)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4.文章在塑造狄青出兵之奇时为何反复写到虏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徐元杰的《湖上》。(4分)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2.清代词学家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说此诗后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查看答案

名著《格列佛游记》。(4分)

“我不时地可以分辨出有一个词是“野胡”,它们都把这词儿反复地说了好多遍,虽然我猜不透那是什么意思,可当这两匹马忙着在那里交谈的时候,我就试着开始学习这个词。它们的交谈一停止,我就壮了胆子高声地叫了一声“野胡”,同时还尽量地模仿那种马嘶叫的声音。它听了之后都感到很惊讶。我就尽力跟着它学了几遍,虽然还远谈不上尽善尽美,但发现每一次都有明显的进步。”

1.上面这段文字记述了主人公                    (国名)的奇特见闻。(2分)

2.作者斯威夫特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请简述书中一个运用讽刺手法的情节,并说一说它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查看答案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说说这幅漫画有什么含义。(2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五月天山雪,                   。          (李白《塞下曲》)

2.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3.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4.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5.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芳草鲜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