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与周瑜相遇(16分)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

与周瑜相遇(16分)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3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我”见到周瑜→                            

2.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3.结合文末的加点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3分)

4.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5.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 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1.(3分)“我”和周瑜交谈;“我”离开周瑜。(超字数不给分) 2.(3分)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环境,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微微泛白的光泽,渲染了柔和安详的气氛,表明了时间的推移。(答出三点即可给分) 3.(3分)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英气逼人的英雄,后来成为一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意思相近即可) 4.(4分)开头总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并且开头与结尾采用反复的手法,形成呼应。表现夜晚的平凡,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的周瑜,展现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5.(3分)C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提示,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参照,划分情节段,然后按示例依次概括填写。语句要简要,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叙事文体中的景物描写作用有,设置情节环境、烘托气氛、衬托人物、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题。本句的景物描写与烘托气氛与推进情节有关。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人物言行的描写和作者带有情感倾向的语言,从人物的身份、性格、精神品质几个方面概括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说明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的作用和内容上烘托气氛表达作者对周瑜的仰慕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将各项中判断的信息点与文章内容一一比如,判断正误。C错,实写是指写与作者现实生活有关的事物,虚写是写想像的事物,本小说内容都是想像的故事情节,所以没有实写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阅读:(5分)   

阅读下面材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A.2013年10月上旬“菲特”重创浙江,其中宁波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以上城区被淹,全市83万人受灾。据监测,至9日上午10时,强台风“菲特”给余姚全市带来499.9毫米的过程雨量。降雨量为百年一遇。

B.无论是“公羊队”,还是“擎天柱”,又或是“钱雷锋”,余姚洪灾中,他们的爱心和力量帮助了灾民,温暖了人心。在遭台风侵袭的浙江,多位市民拍下了在风雨中守护窨井盖的“草根”身影:一位老人提棍站在淹过小腿的大水中,一旁是只露出小半、被掀起的窨井盖…… 

C.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3年10月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灾害为主,地震、干旱、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滑坡、风暴潮、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13.9万人次受灾,灾情较2012年同期明显偏重。

1.请你为材料B中市民拍下的照片拟一个有感染力的标题。(1分)       

2.某地在分发救灾物资时发生短暂混乱,出现个别人员哄抢食品的现象。如果你在现场,你将如何用言语劝阻他?(2分)   

3.灾难已成过去,但是对于灾难的思考远未结束。你认为灾难是不可抗拒的吗?并请阐述理由。(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5分)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1.“那汉子”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你如何评价林冲这种杀人越货的行为?(2分) 

3.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描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逵)再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B.(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C.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鲁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D.他(鲁智深)没有什么模样,头很大,圆脸,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特别亮的是颧骨和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

①微笑_____如阳光和空气一样普通,______ 比黄金还珍贵。②真诚、善意、友好的微笑是呈献给他人的花朵,会让举起的屠刀颤抖,会让寒冷的阴云回暖,会让门可罗雀的地方变得_______(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③谁会愿意亲近一个没有笑容的人呢?

1.填入句①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只要……就……             D.即使……也……

2.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句②括号中的对该成语的解释:_____________(1分)

3.请将句③改成陈述句。(1分)

 

查看答案

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    __,只有香如故。

2.__________    _____,瑞脑消金兽。

3.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中表现作者生活淡泊,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的写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写诗善用修辞,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了夸张,“感进花溅泪,眼别鸟惊心”用了拟人。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选择一个运用比喻修辞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精致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高品质教育。实施精致教育,学校管理要________,教师队伍要_________,课程设置要_________,校园规划要__________。

 A.精细  精良  精当  精美        B.精良  精美  精当  精细

 C.精良  精美  精细  精美        D.精细  精美  精良  精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