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1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1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以头抢地耳(   )    ⑵ 皆布衣之士也(  )    ⑶ 长跪而谢之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秦王怫然怒  吴广以为然      B﹒以头抢地耳  徒以有先生也

C.天子之怒   皆布衣之士也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1.(3分)⑴撞    ⑵平民    ⑶道歉 2.(2分)D 3.(4分) ①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那韩国、魏国灭亡,但是安陵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4.(2分)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三题中三具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项中的“然”一为“样子”一为“正确”,B项中的“以”一为“用”一为“因为”,C项中的“之”一为主谓之间不译一为“的”,D项中的“而”都表示转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免冠徒跣”,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概括文中对人物的言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前文主要表现其“智”,后文主要表现其“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晚①书山家屋壁(4分)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释】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颈联“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2分)

2.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2分)

 

查看答案

拔掉那颗蛀牙(16分)

(1)她恨全家人。

(2)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3)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4)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5)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6)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7)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8)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9)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10)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11)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12)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13)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14)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15)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文章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4分)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3.第十一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4分)

 

查看答案

“菲特”台风造成我市特大水灾,灾难引发了大家许多思考:

当因为台风水灾,你得知停课的消息时,你是什么心情?你是否想到过受灾的人们?在这次水灾中你为受灾的人们做过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你在此次灾难中又学到了什么自救方法?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灾难来临?如果有一天,你成为城市的建设者或管理者,你能为防灾减灾做些什么?而不至于到时无可奈何、焦头烂额……

请以“水灾过后的思考”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i):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ji):携带。

1.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以海客之(     ) 遇:A.相逢,不期而会B.碰到,遭受 C.相待,接待

(2)于公大(      ) 恨:A.遗憾,后悔 B.不满 C.通“很”。违逆,不听从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3分)

(    )去后,(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     )曰:“已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4.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查看答案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凡三往,乃见。因人曰 (     )  (2)欲大义于天下  (    )

(3)于是与亮情好密 (    ) (4)诸君勿复言  (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之:犹鱼有水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而: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      佣者笑应曰(《陈涉世家》)

C、因:高祖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于:曹操比袁绍                侍卫之臣不懈内(《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4.在对策中,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作了哪几方面的规划?你最佩服他哪一点?(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