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3分)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3分)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1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1分)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转眼”表明“快”即可从诗中找出与之呼应的字。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本诗写景的,作者被美景所感染,在此基础上理解“急”所表现的作者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10分)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1.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2分)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2分)

3.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3分)

(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4.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请你结合自身的学习或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3分)

 

查看答案

对一朵花微笑(11分)

文/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A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③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④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B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⑤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⑥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⑦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⑧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⑨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⑩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第②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第⑧段和第⑨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3分)

3.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3分)

A.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B.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

我选(    )  品析:                                   

4.文章最后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人的道理”。(3分)

 

查看答案

上个月,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旨在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孝心少年的典型事迹。这些生活在穷困多难家庭中的少年,用他们稚嫩柔弱的双肩担起生活的重担,在精心照料生病长辈的同时,不荒废自己的学业,他们的孝行深深感动了观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也来感孝、说孝,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赞美孝心:最美孝心少年之—的黄凤,本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结果爸爸打工时从楼上摔下来,脊柱摔断了,从此下身瘫痪。黄凤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和奶奶一起推着板车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结果不能医治。从此这个年仅6岁天真可爱活泼的小女孩稚气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担子,但她并未放弃,而是坚持了10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每晚起来翻身,中午早早给爸爸煮饭,期间还不忘载着父亲起早贪黑开始了求医路。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有人用一句话评价了黄凤的行为,请你仿照句式,也来赞一赞她:

稚嫩的肩  用力扛起家的脊梁,

我的赞语:                                                

2.感悟孝理   孝行千里,从心而生。但在我市某学校对中学生的一次孝心现状调查中,却发现如下结果。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不顶撞家长

12﹪

8﹪

6.5﹪

帮助做家务[包括被动]扫地、洗碗、擦桌子等

8.6﹪

7.3﹪

5.2﹪

照顾生病的父母、捶背,洗脚,端水、哄父母开心、送生日礼物、拿拖鞋等

10.6﹪

11﹪

9.8﹪

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叠被、洗袜子、洗衣、收拾书包等)

7.5%

14.6%

15.2%

出门回家问声好、道“晚安”、好吃的东西先长辈等

8.1%

8.7%

9.1%

根据表格概括,说说当今中学生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去孝顺父母。(至少两点)                                                            

3.践行孝道  “鸦有反哺之效”,“羊有跪乳之恩”。孝心是美好而神圣的,不能仅发于心而止于口,一定要说出来并付之行动,那不仅是对养育了你的父母的感激,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请举出一个自己的感恩行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为什么我总是受苦”的呐喊。在孤儿院,她的性格和朋友海伦·朋斯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她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

语段中的“她”指的是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她具有                    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25.听风听雨,如何能听见生命的灵性?听争论听吵闹,如何能听见世事的真相?听歌曲听琴音,如何能听见期待或迷惘?听蝉鸣听鸟语,如何能听见心灵的悸动?听鼓励听鞭策,如何能听见人情的冷暖?听,需要耳朵;听见,需要头脑与灵魂。

请以“听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可透露真实的人名与班级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