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杨自惩为吏 袁了凡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时一人偷窃,县宰①鞭之,血流...

杨自惩为吏

袁了凡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时一人偷窃,县宰鞭之,血流满面,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②颜。

家甚贫,为吏,人皆友之。或遗之钱财,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乃撤己之米。(选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释】①县宰:县令。②霁:怒气消散。③撤:拿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县宰之(    )  (2)怒犹未 (    )

(3)人皆之(    )  (4)遗之钱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杨自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1)用鞭打   (2)停止  (3)以……为友,结为朋友  (4)有人(4分,每小题1分) 2.(杨自惩)遇到犯人没有饭吃,常常千方百计来救济他们。(关键词语翻译到位,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2分) 3.从善待犯人可见他有怜悯、仁慈的心(存心仁厚);从不收别人馈赠可见他廉洁自律。 【解析】 1.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字义,注意判断多义词的用法和词义的变化,比如本题中“鞭”是名词动用:鞭打,“或”是古今异义词,不可望文生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了解句子在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乏”“济”“以”,翻译后疏通语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读懂短文,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抓住关键性语句,如“或遗之钱财,一无所取”“ 乃撤③己之米”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秦王怫然怒(    )   (2) 以头地尔(    )

(3) 秦王色(    )     (4) 长跪而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2分)

 

查看答案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1.诗人笔下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2分)

2.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植物为何有睡眠?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选自《百科知识》)

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3分)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项概括造成植物睡眠的原因。(3分)

3.请在第②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话。(3分)

4.结合链接材料,再结合本文,说说你读了本文之后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链接材料】枯叶蝶,它们停息在树枝上,像一片片树叶,行人常把它当作枯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并不像枯叶那样飘落到地上。

 

查看答案

母亲的秘密

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

既然决定带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拍拍身上的尘土。我们的生活,很快在她的节哀之下,恢复了正常。

晚上的灯下,我们并没有因为失去父亲而感到寂寞或空虚。母亲没有变,碰到弟弟顽皮时,母亲还是那么斜起头,鼓着嘴,装出生气的样子对弟弟说:“要是你爸爸在,一定会打手心的。”跟她以前常说“要是你爸爸回来,一定会打手心”时一模一样。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

三年后的一个春天,我们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普普通通,像其他的客人一样。母亲客气地、亲切地招待着他,这是母亲一向的性格,这种性格也是受往日父亲好客所影响的。更何况这位被我们称为“韩叔”的客人,本是父亲大学时代的同学,又是母亲中学时代的学长。有了这两重关系,韩叔跟我们也确实比别的客人更熟悉些。他是从远方回来的,得悉父亲故去的消息,特地赶来探望我们。不久,他调职到北平,我们有了更多的交往。

一个夏夜,燥热,我被钻进蚊帐的蚊虫所袭扰,醒来了。这时我听见了什么声音,揉开睡眼,隔着纱帐向外看去,我被那暗黄灯下的两个人影吓愣住了,我屏息着。我看见母亲在抽泣,弯过手臂来搂着母亲的,是韩叔。母亲在抑制不住的哭声中,断断续续地说着:“不,我有孩子,我不愿再……”“是怕我待孩子不好吗?”是韩叔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母亲停止了哭泣,她从韩叔的臂弯里躲出来:“不,我想过许久了,你还是另外……”这次,母亲的话中没有哭音。

我说不出当时的心情——是恐惧?是厌恶?是忧伤?都有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绪,它使我久久不眠,我在孩提时代,第一次尝到失眠的痛苦。我轻轻地转身向着墙,在恐惧、厌恶、忧伤的情绪交织下,静听母亲把韩叔送走,回来后脱衣、熄灯、上床、饮泣。最后我也在枕上留下一片潮湿,才不安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看见对面床上的母亲竟意外地迟迟未起,她脸向里对我说:“小荷,妈妈头疼,你从抽屉里拿钱带弟弟去买烧饼吃吧。”

我没有回答,在昨夜的那些复杂的心情上,仿佛又加了一层莫名的愤怒。

我记得那一整天上课我都没有注意听讲,我仔细研究母亲那夜的话,先是觉得很安心,过后又被一阵恐惧包围,我怕的是母亲有被韩叔夺去的危险。我虽知道韩叔是好人,可是仍有一种除了父亲以外,不应当有人闯进我们生活的感觉。

放学回家,我第一眼注意的是母亲的神情,她如往日一样照管我们,这使我的愤怒稍减。我虽未怒形于色,但心情却在不断地转变,忽喜、忽怒,忽忧、忽慰,如一锅滚开的水,冒着无数的水泡。

当日的心情是如此可怜可笑。

母亲和韩叔的事情,好像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这件心事常使我夜半在噩梦中惊醒。在黑暗中,我害怕地颤声喊着:“妈——”听她在深睡中梦呓般地答应,才放心了。

其实,一切都是多虑的。我从母亲的行动、言语、神色中去搜寻可怕的证据,却从没有发现。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母亲是如此宁静。

一直到两个月以后,韩叔离开北平,他被调回上海去了。再过半年,传来一个喜讯——韩叔要结婚了。母亲把那张粉红色的喜帖拿给我看,并且问我:“小荷,咱们送什么礼物给韩叔呢?”

这时,一颗久被箍紧的心一下子松弛了,愉快和许久以来不原谅母亲的歉疚,两种突发的感觉糅在一起。我跑回房里,先抹去流下的泪水,然后拉开抽屉,拿出母亲给我们储蓄的银行存折,怀着复杂的感情,送到母亲的面前。

母亲对于我的举动莫名其妙,她接过存折,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我快乐地说:“妈,把存折上的钱全部取出来给韩叔买礼物吧。”“傻孩子。”母亲也大笑,她用柔软的手捏捏我的嘴巴。她不会了解她的女儿啊。这是15年前的往事了,从那以后,我们宁静地度过了许多年。间或我们也听到一些关于韩叔的消息,我留神母亲的情态,她安详极了。

母亲的老朋友们都羡慕她有一对好儿女,唯有我自己知道,我们能够在完整无缺的母爱中成长,是靠了母亲曾经牺牲过一些什么才得到的。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秘密”是什么?(3分)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含义丰富,请加以赏析。(4分)

 (1) 既然决定带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拍拍身上的尘土。

 (2) 忽喜、忽怒,忽忧、忽慰,如一锅滚开的水,冒着无数的水泡。

3.从全文来看,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4.有人认为,再组建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影响;也有人认为,关爱父母的情感生活,为父母重新组建家庭是儿女们的尽孝之道。对此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今年“水日”的主题是“水合作”。水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某校决定开展一项“保护我们的母亲湖”的宣传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来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枕水江南,风情万种。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这块跨越苏、浙边界的水域,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美丽富饶,孕育了沿湖儿女,是我们的母亲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首吴侬软语的《太湖美》,道尽了太湖的万种风情。

材料二:          。近年来,由于受排污、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太湖频频暴发大面积的蓝藻,导致太湖流域内各城市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昔日风帆点点、波光粼粼的太湖,如今却成了太湖流域儿女心中共同的伤痛。

材料三:三市携手,爱如潮涌。花白鲢是蓝藻的“克星”,从流放到捕捞,一尾鱼大约能消灭50公斤蓝藻。专家们经过测算,认为太湖每年至少要放流1亿尾花白鲢鱼苗。近日,无锡、苏州、湖州三市联合发起倡议:“只要我们捐出6毛钱,就能购买一尾花白鲢……”倡议一经发出,各地市民踊跃认捐,一波波保护太湖的爱心热潮,在太湖两岸涌起。

1.请用四字短语的形式,为“材料二”的开头写一句能概括该材料主要意思的话。(2分)

2.学校要向全校学生征集呼吁大家认捐花白鲢的宣传语,要求能起到最佳宣传效果。请你按照要求设计一则宣传语。(2分)

3.请以太湖为例,简要谈谈你对今年“水日”主题“水合作”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