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狂喜 张晓风(15分) 仰俯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曾经看过一部沙漠纪录片,荒旱的...

狂喜  张晓风(15分)

仰俯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曾经看过一部沙漠纪录片,荒旱的沙碛上,因为一阵偶雨,遍地野花猛然争放,错觉里几乎能听到轰然一响,所有的颜色便在一刹间窜上地面,像什么壕沟里埋伏着的万千勇士奇袭而至。那一场烂漫真惊人,那时候,你会惊悟到原来颜色也是有欲望,有性格,甚至有语言,有欢呼的! 

而我自己的生命,不也是这样一番来不及地吐艳吗?细想起来,怎能不生大感激大欢喜,就连气恼郁愤的时候,反身自问,也仍是自庆自喜的,一切烦恼原是从有我而来,从肉身而来,但这一个“我”、这一个“肉身”却也来之不易啊!是神话里的山精水怪桃柳鱼蛇修炼千年以待的呢!即使要修到神仙,也须先做一次人身哩!《新约》中的耶稣,其最动人处便在破体而出舍入尘寰而为人身,仿佛一位父亲俯身于沙堆里,满面黑污地去和小儿女办家家酒。 

得到这样的肉身,是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仰首以待的,天上神明俯身以就的,得到这样清亮飒爽如黎明新拭的肉身,怎能不大喜若狂呢? 

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里有一段论爱情的话: 

你要这样想:“求爱得爱固然好,没有求,就给你,更是宝。” 

如果以之论生命,也很适用,这一番气息命脉是我们没有祈求就收到的天宠,这一副骨骼筋络是不曾耕耘便有的收获。至于可以辨云识星的明眸,可以听雨闻风的聪耳,可以感春知秋的慧觉,哪一样不如同悬崖上的吊松,野谷里的幽兰,是一项不为而有不豫而成的美丽。 

这一切,竟都在我们的无知浑噩中完足了,想来怎能不顶礼动容,一心赞叹! 

肉身有它的欲苦,它会饥饿——但饥饿亦是美好的,没有饥饿感,婴儿会夭折,成人会消损,而且,大快朵颐的喜悦亦将失落。 

肉身会疲倦困顿——但世上又岂有什么仙境比梦土更温柔。在那里,一切的乏劳得到憩息,一切的苦烦暂且卸肩,老者又复其童颜,羸者又复其康强,卑微失意的角色,终有其可以昂首阔步的天地,原来连疲倦困顿也是可以击节赞美的设计,可以欢忭踊颂的策划。 

肉身会死亡,今日之红粉,竟是明日之髑髅,此刻脑中之才慧,亦无非他年缕蚁之小宴。然而,此生此世仍是可幸贺的。我甘愿做冬残的槁木,只要曾经是早春如诗如酒的花光,我立誓在成土成泥成尘成烟之余都要洒然一笑,因为活过了,就是一场胜利,就有资格欢呼。 

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享受生命,使我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韧度,两者皆令我喜悦不尽。 

如果我坚持生命是一场大狂喜而激怒你,请原谅我吧,我是情不自禁啊!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狂喜的原因有哪两个?(3分)

2.文中第二段写沙漠纪录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3.在文章中,作者列举了生命中的种种不如意处,请分条概括。(4分)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生命中的不如意?(2分)

5.读完全文,你是否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对待生命?请写上一段话,说说你的理解,要求运用修辞方法。(3分)

 

1.(3分)生命美丽,活着美好(或生存美好或活着值得庆贺)(两个要点,前一要点2分,后一要点1分) 2.(3分)既表现沙漠中野花在艰难生存环境中为生命的存在而努力奋争,又为下文对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对待生命作铺垫。(第一个要点1分   ,第二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只答为下文作铺垫1分     。) 3.(4分)生命有气恼郁愤,生命有欲苦饥饿 ,生命有疲倦困顿,肉身会死亡。(四个要点写出三个给4分) 4.(2分)写生命中的不如意是为了证明生命在忍受痛苦后更精彩。   5.(3分)在生命痛苦的时候,不要抱怨,不要气馁,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一段美丽、一段精彩,当生命辉煌时,让我们尽情享受生命,让生命之花怒放。(修辞方法1分,语言表达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抓住文中“生命”这一主题词,从作者赞美生命的美好和感叹自己幸运地拥有生命两个方面理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注意作者所交代的记录片的内容是表示自然物生命的坚强,理解其对下文作者写人如何对待生活铺垫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找到相关文字段即倒数二、三、四段,摘引段首中心句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抓住第后一段中“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韧度”这句话从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来说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文章,结合作者的观点,抓住其中关键词“高潮”“低潮”“享受”“忍受”来谈感想,把“享受”“忍受”生命的两种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像享受什么忍受什么一样,也可以把生命比成一种事物。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中与林冲上梁山有关的情节是(  )

A.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拼命三郎火烧祝家庄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培根随笔》因为具有感性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而闻名。

B.读培根的随笔,我们几乎可以一眼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思想,这使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傅雷家书》中傅雷像良师益友一般给孩子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面对滚滚的长江水,诗人总会有一腔豪情奔涌而出。杜甫曾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杨慎亦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之句,辛弃疾则感慨                      ?悠悠。                             。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4.温庭筠《望江南》中与《天净沙 ·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异曲同工的是                    

5.古人诗情总与酒有关,请从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一句完整的含“酒”的诗句        

 

查看答案

对下列有语病的句子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把“就”改为“才”。)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在“资源”的后面加上“的意识”。)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把“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改成“有勇气战胜困难而且有能力面对困难。)

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听得雨景,看得雨声,品得雨味。(把“听得雨景,看得雨声”改成“听得雨声,看得雨景”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