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5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 第⑤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3分)

5. 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3分)

 

1.(3分)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4分)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1分)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2分)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1分) 3.(5分) 第②段,(1分)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2分)与第②段所阐述的 “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2分) 4.(3分)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5.(3分)围绕“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来谈感悟联想。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开篇第一句话即是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先是怎么提高论题或论点,原来怎么分析论证,说明其论证方法,最后怎么总结论证,说到这三点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先理叶圣陶这句话的含义,抓住其中心意思,再在短文中找与其紧密有连的文字信息,比如第二段中“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即可了解此引用论据的位置。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文中出现“这样”“如此”,所指代一般前后的内容,找到相关句子摘引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抓住此句的中心意思“熟读精思”,分析“熟读”与“精思”的关系谈认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8分)

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材料三:刘伟10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就是要“精彩地活”。为此,他练游泳,练习用脚打字、弹琴,还编曲填词。十余年来,他从未懈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绚丽的风采,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精彩。他曾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3分)                                                                          

2.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分)                                                                    

3.邀请你担任“青春·梦想”主题班会主持人,请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要求: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

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中有许多发现,发现“小人国”是根据        的好坏选拔官员;他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名)。(2分)

2.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3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土地平旷,                                   

4.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地比喻写“愁”的句子是:                       

5.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放眼望去,一个多彩而凝重、和谐而华美的中国梦,正在向我们每一个人招手:中国梦是多彩的,是一道五彩滨纷的虹,摇曳多姿,绚烂夺目                           ,       ,        ;中国梦是和谐的,是一副温暖细nì的画,浓淡相宜,清新秀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    细nì(    )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把      改为            

3.“凝重”的意思是        ,“绚烂夺目”中,“目”的意思是       (2分)

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闻说双溪春尚好,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3.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6.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7.《隆中对》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8.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