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王安忆的《教育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一文,回答问题。(10分) ①有时候,我会...

阅读王安忆的《教育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一文,回答问题。(10分)

①有时候,我会庆幸自己是一个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我想,假如我不能阅读,生活将是多么凄惨啊!受教育也许就是这样,使得人生变得有趣一些,不那么无聊。在今天这送别的时候,我,只想对你们说些浅显的嘱咐。

②首先,我建议你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有用的事物已经太多了,所有的因果逻辑都是循着用途连接和推动,那些边缘的次要的性质从因果链上碎裂下来,被淘汰出局,生活和人生本来是弥漫的氤氲般的形状,质地也具有弹性,如今越来越被过滤干净,因而变得光滑,坚硬,并且单一。今年千分考面试的时候,我与一位报考临床医学的考生面谈,我们谈到医学伦理的问题,她说“安乐死”是一种奇怪的人道主义,我问为什么?这位女同学说,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用意义来核算,我说,你的意思是还有感情的因素,也就是关系到他的至亲、家人?她说也不是,而是——她思考了很久,说,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我希望我们学校不要错过这位考生,她解释了我的关于有用和无用的观念。

③其次,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竞争还会将你们纳入所谓主流价值体系,这也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而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倒不是说要傲视社会,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类史只是一个阶段,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阶段里的阶段,所以,在我们可视的范围之外,实在有着更大的价值,而竞争会限制我们的参照物,在一时一地以内选择标准,决出胜负。而胜负的概念也是我们要警觉的,因为这里面已经潜在着不公平,只是用措辞平衡了合法性。

④最后,我想说的还有一点,今天的教育确实有着许多问题,有一些还相当严重,可是无论怎么样,教育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它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公平地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不仅使同学你们,也使我们,单是想着,你们慷慨将青春交给我们负责,就不敢有半点怠惰。            

(王安忆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2.文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4分)

【材料】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地一点一点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写到这里,简直不想写小说;既不想写女人,也不想写男人。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1)材料中“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

(2)如果材料可以做为事实论据,可以放到哪一段文字中?为什么?(2分)

 

1.教育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或:教育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它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公平地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你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一观点。 3.(1)一个人好好成长是一件比文学艺术更奇妙的事。(2分)(2)这则材料可以放在第③段中,(1分)因为它可以用来证明“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要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的观点。(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标题即是中心论点,要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那么就把标题这句话拓展一下,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我与一位报考临床医学的考生面谈”,即是举例论证。本段首句是中心语,概括了本段的内容,也就是作者在本段中要说明的观点(分论点)。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第一个问题抓住第一句“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地一点一点长大”即可作答。第二个问题要了解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可从结尾句“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来理【解析】 不要干预,自己成长。根据这个中心意思,找到文中与之相关内容的文字段,即第三段“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陈博君的《天麻:神奇的定风草》一文,回答问题。(10分)

①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们依靠这种植物的块茎治好了诸多顽疾,并且由此衍生出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在盛产天麻的湖北襄阳保康县,流传的是部落首领寻药救族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荆山深处有一个安居乐业的部落,突然流行怪疾,族人头疼欲裂、四肢抽搐。为解救族人,部落首领历经艰险求得一种药材,治好了众人的顽疾。人们说这是神医所赐的天上之物,又专治麻痹瘫痪,故将这种药材称为“天麻”。

②作为中药材的天麻其实只取了这种植物的地下块状茎部分,那么这种植物的整体又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呢?

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天麻是大自然中最为奇特的植物之一。这种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虽然是标标准准的“草”,但是它那生长在地面上的1米多高的枝叶却不带一点绿色,地下的块茎也没有一丝细小的根须,呈现出一副“无根无叶”的奇特模样。

④其实天麻并非没有叶片,只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片,因为其叶片已经完全进化成了鳞片状的互生膜质叶鞘,聚集在植物地上茎干的下端。因此,人们肉眼能够直观看到的只有天麻那单一的、直立的、呈圆柱形的、高可逾米的黄褐色茎干。不过每到春暖花开的四五月份,在这根孤独的茎干顶部,就会开出一支艳丽的带羽之箭,这就是天麻的总状花序,其上聚生着不同颜色的美丽小花。

⑤也许你会纳闷,这种植物没有绿色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它又只有地下块茎,也没有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的根须,那它又是靠什么来制造和获取赖以生长的养分的呢?这又是天麻的独特之处。原来,天麻多生于腐殖质较多、环境湿润的森林或向阳灌木草丛中,须与白蘑科的两种真菌——紫萁小菇和蜜环菌共生,才能生存繁衍。紫萁小菇为天麻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使之形成圆球茎;蜜环菌会侵入天麻圆球茎,其菌丝及其分泌物反而被天麻吸收,成为天麻生长的养分来源,助其成长为真正的天麻块茎。

⑥天麻奇特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它的繁殖方式必然与众不同。每当开春,直接用天麻的块茎下种,只要有适当的水分和土壤,并且有寄生的菌种相伴,天麻就会像“山药下蛋”那样萌发出一大堆“天麻宝宝”来。

⑦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还未掌握人工制菌培育天麻的技术,只能通过野外寻找并挖掘的方式来获取野生的天麻,这使得野生天麻资源变得日益珍贵,甚至被列为易危物种。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9期)

1.天麻被称为“神奇的定风草”,其“神奇”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②段中加点的“之一”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说明了天麻是大自然中最为奇特的植物。(2分)

(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天麻并非没有叶片,只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叶片。 (2分)

3.下面材料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该插入哪两段文字之间?为什么?(3分)

【材料】《开宝本草》《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中均显示,天麻的功效是平肝息风、祛风止痛。《本草纲目》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神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14分)

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节选自曾巩·《尹公亭记》)

【注】①尹公:尹洙是欧阳修的好朋友。②随:随州。③阜:小山丘。④茇:休息。⑤治平:皇帝年号。⑥司农少卿:官职名。赞皇:地名。⑦庳:低矮的地方。⑧陶:制造陶器。⑨皆在几席:都扑入坐在亭子里的人们的眼帘。⑩峙:撑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        )②而不知其官之为也(        )

③因之曰尹公之亭(        )      ④始因其基(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盖不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A.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B.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属予作文记之 (《岳阳楼记》)  D.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而 不 知 其 官 之 为 谪 也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2分)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无思书》)(2分)

5.请你概述文中修建尹公亭的目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宋·杨万里的《新柳》一诗,回答问题。(6分)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注】且莫:亦可作“切莫”,相当于“千万不要”。只:只有,只留下。引:延伸。

1.诗中紧扣文题中“新”字的一句诗是:              

2.请你说出诗中 “引”字的表达效果。(3分)

3.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时,班级开展了以下两项活动,参与进来,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1.【诗中有科学】晓明搜集到三句描写“八月”的诗句,请你结合诗中“气象物候”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4分)

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诗中有意蕴】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英国作家         写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慧骃国,其中提到的怪物“        ”,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2分)

2.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有许多见闻,也有发现。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4分)

①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有许多见闻,请你写出其中两件。(2分)

②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请问是哪两句?(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