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的三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的三分之一,二手烟民更是高达7.4亿。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数据中,你读出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中国烟民队伍庞大、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吸烟会缩短人的寿命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吸烟”这一信息,从人数的众多、危害的程度来概括出要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4分)

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一位纯洁、正直、真诚的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1.以上语句摘选自名著《                》,这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___________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集子。(2分)

2.如果我是他的孩子,第     句话会特别触动我。这句话,让我明白               。(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10分)

1.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2.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

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赋闲在家的辛弃疾醉里梦里也不忘自己杀敌立功的愿望,在《破阵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生动地再现激烈战斗的场面。

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查看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          (2)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3)置人所鱼腹中            (4)死,死国可乎         

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中有足乐者

B.项燕为楚将,有功               夹岸百步,中无杂树

C.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谋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查看答案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3分)

                                                                            

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2分)

                                                                          

 

查看答案

论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

①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不时就会看到诸多“富二代”的是是非非。“富二代”也逐渐成为人们诟病的“反面教材”。最近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又再次将“富二代”推上了风口浪尖。看到镜头中被打者满脸的鲜血时,我不敢相信打人者竟是一个未满十五岁的孩子。震惊之余,我不能不问一句“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②中国有句古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中国父母早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该如何教育孩子则成了个难题。“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曾一度成为许多父母奉行的教育经典。今天,当我们再度重温“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时,却尴尬地发现它竟成为了当下部分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③当今的“富门寒教”让人震惊,更让人寒心。飞驰的车轮碾过两个年轻的生命,肇事者李启铭却大声地叫嚣着“我爸是李刚”;疯狂的赛车终结了一个青年的人生,“飙车手”胡斌却冷漠地与朋友谈笑风生;挥舞的拳头肆虐地砸向他人,打人者李天一却大喊“谁敢打110?”富门之子践踏生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而他们背后不停道歉的父亲们却让人痛心。面对受害者,父亲李刚几度哽咽地承认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父亲李双江也痛苦地承认自己没教育好儿子。子不教,父之过!仔细听听这些家长的道歉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孩子教育上的严重失衡——“富”于物质却“寒”于教育。一个是公安局长,一个是歌唱大家,他们自身就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却没有教好自己的孩子。是能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我想都不是,是他们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的教育却太少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关爱而非随手可得的物质。这样的“富门寒教”不可取。 

④然而,与“富门寒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富教”。

⑤今天的“寒门富教”让人感动,更让人痛心。“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国无数寒门家长一直坚守的信念。为了给孩子挣得学费,家长们背井离乡去做“农民工”。孩子们留守在家中,努力地用他们试卷上的分数点燃着父母的希望。到了暑假,这些留守儿童背上书包象成群的候鸟飞向父母的怀抱。很快,他们出现在父母的工地上,学着垒起砖瓦;他们出现在父母的菜摊前,学着斤斤计较;他们出现在父母的车间里,学着闹中取静。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或许会为他们的艰难生活投去许多同情的目光,可谁又能真正明白他们笑脸下的快乐与满足呢?寒于物,却富于心。寒门家长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子女,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我们为这样的“寒门富教”而感动,但也为无数寒门学子而痛心。还记得温总理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在残酷的教育竞争中,无数寒门学子背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⑥富门“寒教”让孩子如“脱缰”的野马,释放着青春的个性一路狂奔;寒门“富教”让孩子如“带枷”的耕牛,负载着沉重的希望默默前行。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教育无关乎穷与富,无论是“寒门”还是“富门”,我们都应做到“富”教。父母要用关爱为孩子开辟出教育的沃土,社会要用公平为孩子浇灌出教育的花朵。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解释“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富门寒教:                                                           

⑵寒门富教:                                                           

3.本文以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评价比尔·盖茨的做法。(3分)

[链接材料]  据报道,微软创始人、董事长比尔·盖茨曾公开宣布,将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其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