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 那一...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

那一天,我走过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A)发现了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

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

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

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

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1.文本写了四季红和杜鹃花两种花儿,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写出“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的原因。(2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4.请分析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1.(4分)①内容上:四季红: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1分;杜鹃花,具有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倾尽全力开放1分。②结构上:“那些花儿”当然不只一种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我”有不同的感受;两种花儿描写相互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2分。 2.(2分)我不忍心再次看到鲜花从盛开到凋落的过程,因此“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 3.(4分)A、“袅袅娜娜”原指女人动作姿态美丽,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小花开放时优美的姿态1分。B、“簌簌” 意指风吹物体的声音,句中展开充分的想象1分,化无声为有声,让静态的花有了一种开放的动态之感,描摹了杜鹃花努力开放的情景1分。 4.(6分)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一是全文围绕花儿来写,二是通过花儿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2分。作者从四季红那里意识到人可以弱小,但不可软弱,要做生活的强者1分;作者又从杜鹃花那里得到启示,即生命的意义在于尽全力的开放1分。作者从花儿那里获得人生的感悟,获得进取的力量,体现表达一种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2分。(言之有理,文从句顺,即可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结构”与“怎么写”有关系,“内容”与“为什么写”有关系。仔细分析作者对两种花的描写,结构上的作用,可从与文题“那些”的关系和文章内容前后响应方面来理解。内容上的作用,注意作者在描写花之后带有感叹性的语言:“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作者是为了赞美两种不同的生命姿态,感悟它们的坚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情节处,直接从文中选句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注意三点,说明语句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点明使用的写作手法,有时对关键字词要点析。本题两句是描写句,指出其运用的修辞方法和使用的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说明其描写的作用和效果,要用“生动形象”“突出”等评价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并”一字,意为是是两个问题。第一问题从全文的线索来回答,第二问题结合本阅读第一题的解答来回答,抓住作者“感悟生命”这个中心点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找到池塘边,向山路上赶。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土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种声音,是亲切的呼唤,仿佛带你走进温暖的港湾;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你卸去疲惫,陶醉于美好的过往;有这样一种声音,给你心灵的震撼,让你心中盛满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最让你刻骨铭心?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③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①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是虚构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③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而鼓之  (       )       而埋诸土  (        )

抱以市  (       )       之以百金  (        )

2.下列选项中“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       )(2分)

A、献之太常     B、还之    C、稀世之珍也    D、工之侨闻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2分)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4.这则小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流年似水,岁月飞逝。蓦然回首,总会发现:记忆深处有那么的一个人、一件事、一份情、一处景,每每让我们为之而感动、欣喜、遗憾、愤怒……

请你以“那一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