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②,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③。”

注释: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②卒然:同“猝”,突然。

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1.解释加线的词(2分)

①秦王怫然怒  (          )        ②亦免冠徒(     )

③赵王效迎 (         )          ④人之我也(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3.文段(二)的主旨是                                               

信陵君的性格特点是                                                  

4.文段(一)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4分)

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                  ,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2分)

5.试比较(一)、(二)两文的异同。(2分)

答:                                                                                                                                                                

                                                                                 

 

1.气势汹汹      脚   亲自  憎恨  2.①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泄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② 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      3.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    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的人    4.布衣之怒   布衣之怒,流血五步   将要效仿三人,与秦王同归于尽    挺剑而起  5.甲文唐雎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不畏强暴、正气凌然;乙文辩证说理,环环相扣,严谨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 【解析】 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判断句子大致的意思。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自”是名词当形容词,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休祲”“德”,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的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比如“无忌谨受教”此句就可看出信陵君是个很诚实自谦的人,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一一与原文对照,从文段里找到相关的句子,引号表示要填写原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可从人物的形象、叙述故事的方式、文章表达的主题等方面来比较。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友善》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

1.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

2.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2分)

3.根据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不超过50个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安徽省芜湖市的中考为例,多年来一直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观看“中国古典名著改篇的影视作品”上,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

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能看出中美两国教育机构的共同做法是什么?(2分)

答:                                                                       

                                                                           

2.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你成长的意义。(2分)

答:                                                                      

                                                                          

②你认为浅俗化的经典阅读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不良后果。(请写出两点)(2分)

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那“汉”名叫          ,“来桶里舀了一瓢酒”的客人名叫           ,他们在共同做一件什么事?(3分)

答:                                                                      

2.请你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水浒》的主题和它的结构特点。(2分)

主题:                                                         

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3分)

假如中考之后,你的父母买了28日的车票,准备带你去上海看望爷爷、奶奶。这时,你却接到通知,29日班长将组织全班同学聚会,并邀请班主任王老师参加。你思考再三,不得不放弃这次聚会。

给你的班主任王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请将短信内容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推荐理由。(3分)

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名人传》、《西游记》、《朝花夕拾》、《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