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选自2012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2分)

破碎垃圾→                  →生成灰渣→                →水泥成分

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

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1.数字说明(或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传统垃圾处理技术不堪重负;引出下文说明对象,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 2.破碎垃圾→高温处理(或焚烧垃圾)→生成灰渣→磨碎再烧→水泥成分    3.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4.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和巨大优势  5.A 【解析】 1. 试题分析:直接从文段中的文字信息判断即可,作用可从说明什么问题和引出说明对象两个方面概括。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看清本段中每句话的意思,提炼重要信息(字词),按照已有的示例用短语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找到说“优点”的文字段,即第五段,直接从最后一句中摘引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判断本文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那就是逻辑顺序,或按事理说明事物,或按总说分说由概括到具体地说明事物,③一⑤段就属于后者。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将各项内容与文章内相关文字一一比照,找到错误处。第二段是讲现有垃圾处理的方式有弊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不是直接讲垃圾,所以A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

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修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就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两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届,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1.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修鞋人的表现

关心年轻人的工作

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

年轻人的感受

 

2.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4分)

3.结合作品,分析修鞋人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不少于50个字)(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隆中对》(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之(          )

2.甲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_            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                ________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查看答案

默写(6分)

1.《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雨说》中“雨”请孩子们与它亲近,并随它同行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完成对联(2分)

提示句子:江上飘着一片片白帆,像一幅画,又像一首诗。

上联:山间炊烟袅袅,如烟如缕。   下联: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人

B.《夜》—诗歌—叶赛宁—前苏联诗人

C.《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西汉末年人

D.《公输》—《墨子》——墨翟—春秋战国之际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