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头顶有把伞 ⑴窗外哗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

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头顶有把伞

窗外哗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着玻璃窗户,溅起片片零乱的水花。陈小雨觉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里。望着外面的大雨,陈小雨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课了,她看了一眼手表,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正好这时老师的课也讲完了,她便托着下巴,听着杂乱的雨声,胡思乱想起来。

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下雨天,陈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不为别的,就因为别的同学有父母送伞,而自己却没人送伞。每每看到同学撑开父母送来的雨伞时,她就羡慕得要命,紧接着就是一阵莫名的失落。其实,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准备,包括今天,她的书包里就放着一把折叠的雨伞。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着母亲送来的雨伞。

⑶在陈小雨的记忆中,父母从没来学校给她送过伞。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临近放学,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家长都手持雨伞,焦急地等在学校门口,她以为母亲也一定夹在其中。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回到家里,她浑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着质问母亲:“同学的妈妈都来送伞,你怎么不给我送呢?”

⑷母亲听后歉意地说:“宝贝,对不起!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你得学着自己想办法。”从那以后,陈小雨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第二天有雨,她就事先放一把折叠伞在书包里。有时,她还会提醒母亲不要忘记带伞。

⑸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起来,陈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门口,她还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尽管她知道母亲是不可能来给自己送伞的。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怎么可能呢?她难以置信,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的确是自己的母亲。她惊喜地朝母亲挥挥手,并喊道:“妈妈,我在这里。”

⑹撑开母亲送来的雨伞,陈小雨觉得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那么幸福。这么多年来,母亲是第一次主动给自己送伞,而且还是在自己带了伞的情况下。她问母亲:“今天怎么有空,想起给我送伞呢?”

⑺母亲望着远处,答非所问地说:“怕你失望,怕你难过,更怕你自卑。”

⑻原来母亲是懂自己心的,陈小雨的心里不禁一颤。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母亲不太关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但当她听到母亲刚才说的话时,才发现一切并非这样。

⑼虽然如此,陈小雨还是不解地问母亲:“小时候,我特别盼望你能给我送伞,可是你总说忙,而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把我当成了小孩。”

⑽母亲叹了口气说:“因为小的时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时妈妈只想让你学会独立,事事都要靠自己。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哪一位母亲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时,妈妈的心如同被针刺一般,无数次想跑到你的面前,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排除一切困难。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

⑾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你长大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且有了爱的需求。如果妈妈再不出现,你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觉得妈妈不够爱你。其实,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⑿听了母亲的诉说,陈小雨不禁热泪盈眶。她没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着母亲这样的良苦用心。

⒀街上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陈小雨的心里却晴空一片。因为她明白,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2.文章开头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如何理解第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答:

4.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4分)

答:

 

1.母亲在下雨天给陈小雨由不送伞到送伞的变化,表现了母爱的深沉。 2.环境描写,渲染下雨时纷乱的气氛,烘托陈小雨极其糟糕的心情。 3.母爱无处不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悉心关怀,母亲时刻关爱着孩子的一切,为孩子遮风挡雨,与孩子分享快乐。(意思对即可) 4.关爱孩子成长: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讲求教育方法: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如果是记叙文,一般用“什么人干什么事”来概括内容,再简单说一说表现了什么主题即可。如本文是通过母亲送伞的变化表现“母爱”这一主题,因此可据此概括归纳出“母亲在下雨天给陈小雨由不送伞到送伞的变化,表现了母爱的深沉”的答案。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判断其表达方式或修辞,结合上下文看看有什么表达效果。而本文中划线句是环境描写,要掌握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一般作用:渲染某种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而本处可看出渲染了当时纷乱的气氛以及陈小雨糟糕的心情。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把握本文的主题,同时还要理解“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的深层含义,这句话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伞”象征着“母爱”,抓住这一点就能准确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来归纳概况人物特点。如解答本题,先要把握主题,再抓住最能体现妈妈的语句即妈妈的语言来归纳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3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写出“思忖”这个词的一个近义词。答:。 (2分)

2.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3.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4.发挥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2分)

答:老师想:

差生想:

5.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3分)

答:

 

查看答案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仿照推选委员会对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的评价,给你喜爱的名著中的某位人物写几句点评。(4分)

示例: 杨善洲: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1分)

我的点评:(3分)

 

查看答案

体会下面一段师生的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2 学生的话是什么意思?(2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8分)

1.《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并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杂诗》中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的诗句是“                                 __。”

3.写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明知己朋友虽远在天边,却如同近在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智擒红孩儿”“赌胜车迟国”“智调芭蕉扇”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B、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

C、“氧、漂、界、休、森”都是形声字。

D、我想了一下又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射向四面八方,这是‵爱′吗?”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