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甲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甲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非不深也    池:                ②又何焉    间:        

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七里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寡助至    B.天下顺    C.肉食者谋    D. 小大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                              

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从甲段看,孟子认为“人和”达到极致,君主就能拥有“    ”(用原文回答)的有利局面;就乙段看,曹刿认为君主只有做到“    ”(用原文回答),才算得上尽忠职守,战争才有胜算。综合甲乙两段,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结论:治国者必须    (用自己的话回答)才能得天下。

 

1.(2分) ①池:护城河(1分)   ②间:参与(1分) 2. D (1分) 3.(4分) ①震慑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强大。(2分) ②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分) 4.(3分) ①“天下顺之”;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得民心(或:施仁政,取信于民,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3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本题中“池”“间”都为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判断例句中“之”的意思,再判断各选项中“之”的意思。D句中“之”与例句相同,都是“的”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威”“兵革”“利”“惠”“ 徧”“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文段,结合所学所记,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文句,根据题目的要求概括要点。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共5分)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然而,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以纸笔为媒介的汉字书写受到了较大冲击。为深入了解当下国民汉字书写状况,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综合下列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借助恰当的关联词语来阐明你从中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

重视手写汉字有什么意义?近日《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84.9%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帮助人们领略汉字之美,传承民族文化;71.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减少工具依赖,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58.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结论:                                                    

2.2013年暑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而且掀起了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请依据下列材料探究节目火爆的原因。(2分)

网友:我高中时一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学霸”。看到电视上在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当即拿来纸和笔跟着听写,想要比试一下。结果我仅写对了一半,我的同学才写对了三成左右。现实令我不得不对汉字重新产生敬畏感。

专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创下全国收视佳绩。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里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这样的节目,能让大家喜闻乐见、产生共鸣。

原因一:                                              

原因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我国古典名著卷帙浩繁。史传明史鉴,记事记言;小说重情节,善恶分明。    (人名)执笔著《左传》,吴承恩挥毫写《西游》,俱成大家。《左传》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我们从《曹刿论战》中看到了曹刿的“远谋”;《西游记》是根据玄奘西行取经故事创作出的神魔小说,其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中的火焰山,传说是孙悟空在    (情节)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后,几块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来的。

 

查看答案

默写。(共5分,每空1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 《游山西村》)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语句是:“                                              ”。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 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 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 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神女峰高高地耸立在大江之滨,        ,远远望去,就像它身上裹着一袭蝉羽般的云裳,在风中飘动。有时,          ,人们也会觉得这神女在轻舒长袖翩翩起舞呢。

A.①长江的白云,终日在它的身边飘拂    ②随着飘拂的白云

B.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      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C.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      ②随着飘拂的白云

D.①长江的白云,终日在它的身边飘拂    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