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寓言故事《鹦鹉灭火》,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皆相②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③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④其义,即为之灭火。
【注】①集:栖息。②相:副词,表动作的对象偏指一方,可译为“它”或“他”,文中指代鹦鹉。③侨居:寄居,寄住。④嘉:赞许,夸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② 鹦鹉遥见
③ 遂入水沾羽 ④ 然吾尝侨居是山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
A.至之市 (《郑人买履》) B.方为秋田之害 (《以虫治虫》)
C.鞭数十,驱之别院 (《幼时记趣》) D.久之,目似瞑 (《狼》)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虽知 区 区 水 滴 不 能 救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结合鹦鹉勇敢沾羽灭火的举动,谈谈你对“义”的理解。(2分)
阅读王维的《春中田园作》一诗,完成下面各题。(6分)
屋上春鸠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 ①鸠(jiū):斑鸠。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chān):探测、察看。④临觞(shāng)忽不御: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
1.诗中描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物?(2分)
2.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你班开展了“狼”专题活动,你积极投身其中:
1.写出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2分)
2.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动物往往会被作家赋予人的性格,如蒲松龄在《狼》中认为“狼亦黠矣”,毕淑敏在《母狼的智慧》中认为“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觉得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狼这样的野兽?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或所闻或所读阐述理由。(2分)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近两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边境草原冬季遭受严重雪灾,常闹狼患,狼群一次咬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羊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自认倒霉”,独自承担损失。牧民无奈,只好自想办法,阻止狼的袭击。
【材料二】专家认为,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野生黄羊。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狼为了生存,就只能改为袭击家养牲畜。
①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你得出哪些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2分)
②牧民老王因为自家的羊多次被狼咬死,损失惨重,产生捕杀狼的念头。针对他的想法,你该怎样有效地劝阻他呢?(2分)
名著阅读。(6分)
1.1876年,________ (国籍)文学史上诞生了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这就是______(人名)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2分)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结合小说的有关情节谈一谈(2分)
3.印第安人乔在坟地杀死鲁宾逊医生,表面原因是鲁宾逊不肯多付五块钱,其实乔早就对鲁宾逊怀恨在心,请写出具体原因。(2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多行不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桑榆非晚。
3.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5.舒活舒活筋骨,_______________,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春》)
6.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____________。(《童年的朋友》)
7.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张继科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原因,是他长期刻苦训练的结果。
B.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
C.改版后的《新闻联播》,一改过去相对严肃的形象,显得更有亲和力,让人耳目一新。
D.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是保证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