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冬虫夏草》,完成下面各题。(10分)
⑴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⑵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茵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⑶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⑷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⑸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⑹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⑺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⑻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⑼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⑽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⑾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3分)
2.文中第⑨段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2分)
4.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4分)
阅读古文《鲁人曹沫①》,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 ②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
③曹沫三战所亡地( ) ④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不如与之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至之市
C 吾欲辱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曹 沫 执 匕 首 劫 齐 桓 公
4.翻译句子。(4分)
①子将何欲?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5.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
阅读宋朝词人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一词,完成下列题目。(6分)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点明季节,渲染词人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赏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的妙处。(3分)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1.中国人对长城有着独特的情结,我们也学过了“长城”专题。下面哪一个句子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读后所感。(2分)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我的中国心》)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2.在人类面前,万里长城已经不堪重负,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你作为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就保护长城方面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至少两点)(2分)
3.活动中,班长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的话进行反驳。(2分)
名著阅读。(6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我们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在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1分)
2.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____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3分)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共10分,每空1分)
1. ,不如退而结网。
2. ,流水前波让后波。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4.工欲善其事, 。
5. _,不废江河万古流。
6.身无彩凤双飞翼, 。
7.《春望》一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
8.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