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陈涉为王 (  )          (2)诸将地至 (  )

3)为天下   (  )          (4)皆目陈胜 (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陈王众宾待之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故人皆自引去     投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C不辞去           环而攻之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辄系而罪         明日,徐公来,孰视(《邹忌讽齐王纳谏》)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陈胜当初为何能取得起义的胜利?“既为王”又为何失败?试结合课文《陈涉世家》和选文进行分析。(4分)

 

1.(1)已经;(2)攻取;(3)同“倡”,倡导;(4)用手指(一项1分,共4分) 2. D(2分) 3.(1)客人在宫中出入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 (2)(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3)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4. 胜利原因:(1)有抱负和反抗精神;(2)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3)充分的准备等(答出一点给一分,给足2分为止)失败原因:(1)居功自傲,脱离群众;(2)不公正执法;(3)听信谗言等(答出一点给一分,给足2分为止)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唱”的通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第一个“以”的意思是“用”,第二个“以”的意思是“因为” ;B.第一个“诸”的意思是“众,各”,第二个“诸”的意思是“之于”;C.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而”表转折;D.都是人称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第一句注意“愈益”、“舒”、“ 故”,第二句注意“退”、“有”、“齿”,第三句注意“虽”、“以”、“情”等的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需联系课文《陈涉世家》。《陈涉世家》中能得出陈胜具有领导才能,有远大的报复,有充足的准备。本文中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能看出脱离群众,“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可以看出处事不公,最终众叛亲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歌第二联情景交融,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2分)

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修辞和情感两方面阐述其共同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去年12月上旬,中央气象台连续3天发布霾橙色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大江南北,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美国航天局观测卫星在太空拍摄的一张图片显示,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在雾霾的笼罩之下。

材料二:环保环保部门解释,此次雾霾天气出现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

条件,“近日大气整体处于静温状态,地面基本静风,湿度接近饱和,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难以扩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而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来源是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此外,PM25的区域传输也是重要因素。

材料三:某知名购物网站的数据显示,2013这一年,人们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室内跑步机等对抗雾霾的用品上,人们对于雾霾的忧虑,已经到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地步。

1.仔细研读以上三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谈一谈你有哪些发现?(3分)

2.为普及防霾知识,学校拟开展“环保从我做起”系列活动,请为此活动拟一条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

 

查看答案

品味名著。(2分)

“马主人把我拉到一边,又做姿势又说话让我明白,我没有东西吃,它很担心。燕麦在它们的话里叫“赫伦”,我把这个词儿念了三四遍……马主人立即吩咐一匹白母马仆人用一种木盘子给我送来了大量燕麦……”

节选文字是格列佛在            国的一段经历,这个国家的居民具有                的美德。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1.急湍甚箭,                   。(吴均《与朱元思书》)

2.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5.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6.                    ,白露为霜。(《诗经》)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语是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分)

梦回乡里,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那洁白的qióng(    )花美得令人心醉。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yōu(  )深小巷的尽头。精灵的紫燕在空中画出道道呢nán(  )的虚线,漫步在青砖青瓦的巷中,听着周围那熟悉的属于我们扬州人的母语,真是倍感幸福。历史的车轮生生不息,我站在车轮上回望,心中百感交集,但那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如歌如诗般qiè(    )意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