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天上的星星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天上的星星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的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

⑤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的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月亮出来了。”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它们虽然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

3.文章段中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

4.赏析下面句子。(3)

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

5.文章以“天上的星星”为题有何作用?(3)

 

1.(3分)渲染环境的单调。(1分)写出了孩子们的无聊,(1分)为下文看星星作铺垫。(1分) 2.(3分)表面上是写月亮的霸道、威严,还有星星的委屈、无奈,同时借写月亮与星星,写出了大人和小孩的关系。(1分) “精光灵气”写出了孩子在没有束缚下的天真浪漫,充满活力;(1分) “猥琐”写出了大人们过多的管束限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扼杀了他们的活力。(1分) 3.(3分)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 “爬”、“溜”、“拿”、“盛”这些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动作快速、心情急切,也写出了他们小心翼翼的情态,(1分)表现了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和善良的本性。(1分) 4.(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眼中看到的月亮升起时色彩的变化,写出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可爱的童真童趣,(1分)与后文“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相照应。(1分) 5.(3分)贯穿文章始终,起到了线索作用;(1分)烘托主旨,表现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对大人专制的不满;(1分) 富有童趣,增添了文章的诗意美感。(1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以抓住“不新奇”“黝黝的似鬼影”写出了环境的单调,衬托孩子“闲得实在无聊极了”的心情。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精光灵气”“猥琐”,两个词语,两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月亮与星星如此,大人和小孩的关系更是如此,从“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可以看出大人对孩子天性的限制。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根据“爬”、“溜”、“拿”、“盛”等词语看出是动作描写,“赶忙”写出了孩子动作迅速,“悄悄”“溜”写出了孩子的小心翼翼,“藏”体现了孩子的善良和爱心。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变化过程,与后文中“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呼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全文都在写“天上的星星”,所以是文章的线索,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写来富有童趣,通过星星和月亮的关系,揭示了孩子对大人的专制的不满。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7分)

城固宅坚园更幽

李磷

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他向石门隐士朱升请教克敌的致胜良策,获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中国人善于筑墙,我们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墙。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例如唐长安,实行里坊制,由一百一十个坊组成,另有宫城、皇城各一以及东、西二市。这些坊、市、皇城和宫城,都用墙围起来皇帝一家住在宫城里,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皇城里办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的坊里。大街上只见坊的围墙和坊门。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我们如能让时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华的大都会长安,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为眼前所见,并非左右店铺林立、门庭若市的景象,仅是两道高墙而已。

在我国古代,不仅无墙不城,而且无墙不宅。于古代众城市住宅中,四合院为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闭式的家居,用墙壁围起来,外墙很密实,窗户一般只开向内院。所以生活在合院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风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样无法窥见合院内的情况。比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后分门、厅、室三进,左右还分东、中、西三院,配给不同辈份或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使用,院子之间必定设有隔墙。

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论语》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采取什么手段可有效地防范非礼于未然呢?莫过砌一道墙!人们既难以互相接触,非礼的事就不易发生了。试想这样一个围墙处处、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区,人们回到院子里,就有一片完全独立的小天地。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就算邻居,因为各自都住在围墙内,出现干扰对方的机会是甚微的。

大凡园林,必先沿界筑围墙,然后山池、亭榭、花木,即无墙不园。江南园林中的墙,通常被粉刷成白色,俗称粉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贾政刚至园门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言下之意,文人长期受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熏陶,以粉墙的纯洁为雅。

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造园有障景一法,围墙即以视线屏障的角色呈现,园外那些令人头痛、不美观的东西的处理问题便迎刃而解,的确,园林风景如画,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此外,墙还可以隔景分景,行家说:园必隔隔墙就园林而言,属关键之事,隔墙若运用得当,咫尺庭园,则呈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无穷无尽之境。园中四时虽烂漫,然而,围墙却不让你一览无遗。

墙,让城固,宅坚,园更幽。                    (节选自201347《文汇报》,有删改)

1.本文从哪三方面说明了“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着的特征之一”?(3)

2.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这句中的“据研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各题。(10 分)

《周党传》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焉。

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而祠之。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党乡县讼(         )      ②既悟而(        )

帝乃(         )        邑人而祠之(         )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闻复仇之义”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乃记之而去

C.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     D.楚王闻之,谓左右日

3.对下列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乡佐曾经当众侮辱过周党,周党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他怀恨在心。

B.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不满王莽篡权。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周党,他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4.翻译下面句子。(2)

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4 分)

无题

韩偓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这首诗写于唐亡后不久后梁开平四年。诗序中的沙县、龙溪县、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内。

1.简析“尽无鸡犬有鸣鸦中“尽无”的表达效果。(2分)

2.诗歌最后一句“不见人烟空见花”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

A.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十月革命后,他加人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在战斗中负重伤后,转业到工厂从事共青团工作。

B.保尔后来完全瘫疾,双目失明。但他从来不灰心丧气,从没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和困难作斗争。

C.《筑路》这一章节的环境描写独具特色。写自然环境,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营造了一个恶劣的劳动环境;写社会环境,表现时代特征,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艰辛;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杜会环境成了考脸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身上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格调。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水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A.神十返航,王亚平家乡放鞭炮欢迎航天员凯旋而归。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嗓“能源威胁论”。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不要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