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 14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①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

阅读下文( 14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叙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5月,《光明日报》冒出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    )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    )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     )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的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请找出文章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2分)

答:     

2.结合上下文,第2段画线句子中的种籽___________________枝干花叶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参照第2段开头有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文中方格内应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和           。(3分)

4.请写出第3段画线句中的所指代的内容。(2分)

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第2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意图。

6.阅读选文后,结合你的写作实际,简要谈谈你悟到了什么。(3分)

 

1.文章为思想而写(1分);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新的思想并进行交流(1分)。 2. 文章的思想 文章的文采 3.描写(叙述) 意境 哲理 4. 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 5.B 6.实例: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作家﹑思想家,但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立意新﹑有创意。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不是只要求找出作者观点,而是要求对作者观点加以理解,用自己的话“阐释”,即解释作者观点的内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抓住前后句子“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开头句三个“之美”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文中“这”的指代内容一般是在前后句中找。本题即前一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将各项与文章内容一一比照,找到有出入的地方。第三段中作者是说“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不是指所有人。故B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可以从作者所说的三个“之美”方面感想,也可以从作者所说的“新思想”方面谈写作如何创新写出新鲜的内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 16 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位卑微的母亲的事件。(3分)

2.文章第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2分)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3分)

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4分)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点词,2分)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5.通读全文,结合生活经历,请你谈谈对母爱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8分)

14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                      ,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5.李清照的《武陵春》中被词论家赞誉为创意出奇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哀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作者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长:执掌。赞:帮助,辅佐。起居注:官职名。广信:地名。廉:察考。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延(          2)书(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4.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2分)

5.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4分)

桂 枝 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故国:指金陵(今南京市)。初肃:开始出现肃杀之气。练:白绸。簇:聚集、簇拥。酒旗:又称酒帘。酒店前挂的作为标志的布帘。星河:此处指长江。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

B.上片最后一句描写了游艇画船映衬着白云蓝天,一群白鹭在洲渚腾空而起的壮美景象。

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

D.词末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B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C.此词景物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风格雄浑,用典贴切自然。

D.此词借花言志, 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满腔似火热忱,实为词人自慨平生,孤高自许。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则小故事中所隐含的道理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陶渊明归隐时,有一少年书生曾来向他请教求知之道。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仔细地看一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盯着稻秧看,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陶渊明接着说: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道理!少年听后,似有所悟。

A.学习求知如同插秧育苗,要细心观察。   B.学习求知不能拔苗助长,要顺其自然。

C.学习求知要持之以恒,勤于积累。       D.学习求知要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