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送别”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

请以“送别”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例文: 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离别是多么的伤情。它会毫不犹豫地把多年的思念与情意撕开。那天,它再次攻破了我们全班同学与王德民的友情防线。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班里五十名同学都极其沉重——我们正在举行王德民同学的送别会。因为他马上要移民加拿大了。这可能是我们待在一起的最后35分钟了。这场雨,好像也是老天因为我们的分离而哭泣,是为我们的分别特意安排的吧! 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限的期望,期望王德民可以留在这个学校,留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同时,我们的脸上也写满了伤感。 送别会一开始,我们几乎都哭了,因为大家深知,这是友谊洪流中的最后一个35分钟了。大家也当场填写了同学回忆录,虽然不太完整,但这至少是我们友谊的见证,见证我们走过了4年崎岖不平的友谊之路。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友谊洪流也慢慢远去。我们每个人都到讲台上把同学回忆录上的内容毫无保留的读出来。友谊洪流越流越远,读回忆录的同学却越来越多。最后一个是我,我在给他的的一封信中写道:“王德民,不知我们的友谊是否能永世长存,但你不要忘记,我是你最好的朋友。不管风吹雨打,我们的友谊我是不会忘记的。” 读完这段话,我看到很多女生都失声痛哭,王德民也泪流满面。而我看到这伤感的一幕,也不禁潸然泪下。 在还剩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到被大雨打湿的操场上合影留念。在合影时,应有的笑容在我们的脸上已荡然无存。我们任一颗颗伤心的泪珠,顺着正在抽搐的脸庞肆意流淌,我们也不肯擦去。这时,班主任岳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要去珍惜曾经的美好时光,不要伤心,长大后你们还会见面的。”看似坚强的岳老师在这好似生离死别的场面下,也不由流下了泪花。 此时的我们,手里紧握湿透的回忆录,顶着风,冒着雨,伫立在操场上,只为守护那最后的友谊……人世间还有什么比情谊更珍贵呢? 【解析】 试题分析:本作文为命题作文“送别”,内容上依然与课内知识紧密关联,是第五单元诗词主题的延伸。文题“送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为离去的人送行。”所以在作文内容上,写为离去的人送行是非常精准的。当然,将“送别”作一下比喻和引申,也是可以的。所以学生作文内容可以写送别一个人,或者送别一段经历、一段时光、一段难忘的记忆等。文章要对送别对象有明确的交待,此外还应交待送别的原因,或是送别的过程、情景,并且文中应有对这次送别的真情实感,或者思考、感悟的呈现,这是十分切合本次命题的。也可以用散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送别”这种人生经历(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很好的。如:通过串连几个不同时代背景,或不同生活场景,或不同人生阶段的送别情景,来表达作者对人生或生活的某种感悟和思考(类似龙应台的《目送》一文)。这样的散文也是值得肯定的。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根据要求答题。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西方舶来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加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学校开展了“成语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研究的选题为“中学生使用成语的现状”,为了掌握真实的资料,你们决定向语文组老师进行问卷采访,请为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2分)

2.请阅读同学们收集到的以下材料并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3分)

【材料一】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随意篡改成语,像“默默无蚊”、“咳不容缓”、“牙口无炎”等“成语”在社会上流行开来,这些“成语”带来的广告效应十分明显,但却给青少年带来了误导,时间长了,人们便渐渐忘掉了成语的原形。但是人们却并不在乎,因为有网络的存在,想用什么成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材料二】在问卷调查中,李老师说:“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学生在文章里错用、滥用成语的问题很突出,最令人头疼的是网络语言在一些文章里频繁出现,让人不知所云。”

【材料三】许多年轻网友喜欢使用随意编造的“成语”,让许多人招架不住。比如,“十动然拒”的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不明觉厉”的意思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些“成语”虽言简意赅但晦涩难懂,而今横行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专门请来语言专家,在班会时间举行“小成语,大问题”的知识讲座,并邀请同学们的家长一起参加活动。你的爸爸认为学好成语,规范使用汉语是学生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因此不愿参与。对此,你规劝他说:“                             。”(3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一朵栀子花 (丁立梅)

①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②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倒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当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呢。她的位置,也被安排在教室最后的那个课桌上,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③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地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浓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教室门前,一排白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朵硕大的花,栖在枝上,白鸽似的。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④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下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听到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着我。当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时,她的脸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嘴一抿。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⑤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感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⑥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上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个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⑦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也都喜欢上了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她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⑧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⑨是的是的,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1.请赏析下列句子,说说它是如何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5分)

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

2.读完全文后,你觉得文题“一朵栀子花”有哪些含义?请分条作答。(4分)

3.作者认为人和人的相处“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2分)

1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来谴责达官贵族不顾国家的安危,纵情声色犬马的生活。体现了一片爱国忠心。

4)现代人喜欢借用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问候。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2)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童区寄传(节选)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逾四十里  去:距离  B. 贼之易:轻视

C. 郎诚见与恩完:保全  D. 以缚炉火  即:靠近

2.下列选项中“以”字意思与例句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缚背刃

A. 一儿日初出远  B故东徙   C. 吾欲辱之,何D告富者

3.下面对节选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区寄大声啼哭,假装十分恐惧的样子使强盗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可以看出区寄的镇定和机智。

B.区寄能击杀第二位强盗,除了他具有勇敢果断的品质外,还在于他能揣测强盗的心理,让其放松警惕,为自己赢得逃生的机会。

C. 区寄在与两个豪贼周旋并成功脱险的过程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沉着冷静、勇敢机智、顽强坚韧的小英雄形象。

D. 区寄为了能逃生,伺机先后杀死了两位强盗。在杀死第二个强盗后,作为一个孩子,他因为惊慌和恐惧而失声大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